企业办事“加速度” 群众服务“有温度”

台州湾新区:数智赋能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朱玲巧

今年以来,台州湾新区通过深植“数字基因”,推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新区企业办事“加速度”,群众服务“有温度”。

记者从新区数字化改革办公室了解到,“民企护航先锋”入选台州市最佳应用突破场景;“城市桥隧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年底将在全市推广应用;“飞地一键通”上线市数字经济门户,全力争取下一批揭榜挂帅。

智慧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能机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门口,员工林晨江“刷一刷脸”,就完成了体温检测、考勤等功能。

“民企护航先锋”是台州市公安局台州湾新区分局自主研发的一套企业管理系统。

中能机车今年为了布局产业链,成立了一些分公司,“民企护航先锋”派上了大用场。

“这个平台包含员工人事管理、考勤设置、宿舍管理等九大功能,‘一站式’采集、设置、分配,让我清楚掌握分公司的人事管理。”中能机车人事专员方越说。

2020年初企业复工复产,“民企护航先锋”的体温监管、区域提示、健康码核查等模块,为提升疫情防控风险隐患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方越告诉记者,如果企业自己研发这套系统的话,大概要花费上百万元。

“这个系统还对接了公安系统,实时预警冒用他人身份入职、行为异常等情况,为企业把牢用工关。”台州市公安局台州湾新区分局月湖派出所副所长徐坚豪说,“这一年来,新区企业矛盾纠纷少了,案事件大幅下降,企业用工更放心、厂区更安全、管理更高效。”

据了解,“民企护航先锋”系统2019年上线,已覆盖316家企业,累计登记员工6万余人次,为企业提供冒用身份入职提醒4300余次。

项目供地数字化“配对”

“项目找地、地找项目”,如何实现精准“配对”?台州湾新区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201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产业飞地合作项目73个,供地达5000亩。新区作为未来台州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贡献了其中近2000亩工业用地。

在推动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工作过程中,新区开始谋划和探索产业链精准合作数字化管理。经过一年多探索,今年8月15日,“飞地一键通”正式上线。

该平台基于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浙里合作场景应用平台,打通经信、投促、招商、自规、发改、统计、环保等数源系统,形成企业项目库和招商供地库两个核心数据资源库。

今后,项目和供地之间,数据“配对”代替了人工“配对”,产业飞地合作流程只要四个环节:

首先供需信息在线采集,动态更新项目库、供地库;

接着飞地双方精准匹配,项目画像与供地标准“配对”;

然后云对接、云签约,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共同管项目;

最后在线监测进展,打通部门数据,保障共享激励举措兑现。

“飞地一键通”彻底破解“产业飞地”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用数字化重塑了从项目对接、招引落地,再到协同智治、保障共享的全流程业务,并通过画像匹配、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飞地管理环节数智赋能,实现跨越式的提效增速。

得益于此,一个个飞地项目顺利在新区落地生根,没有出现“水土不服”。

杰克缝纫机从椒江区“飞”到新区,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800亩,目前已建设完成。

吉利沃尔沃的亚欧汽车,从路桥区“飞”到新区,投资121亿元,用地1100亩,去年产值142亿元。

海正药业的PLA新项目“飞”到新区,投资30亿元,用地100亩,今年实现量产。

据了解,目前,台州湾新区196个重大工业项目全部在该平台的项目作战图模块当中进行管理。

透明监管提升安全指数

桥梁内部有没有损伤、桥面人流量多少、外观是否破损……今后,这些桥隧安全监测数据,将通过台州市城市桥隧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一目了然。

记者从台州湾新区园林市政环卫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桥梁622座,隧道9座,在管高架桥共12.67公里。城市桥隧数量庞大、新老并存、结构复杂,而桥隧的日常养护管理还处于纸质存储阶段。

台州市城市桥隧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通过GIS和桥隧三维模型直观查看桥隧检测、维修加固、构件更换等信息,实现城市桥梁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部门间数据共享,城市安全监管变透明了,提升的是民众生活的安全指数。

“系统会对采集的信息实时分析、评估桥隧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各种风险隐患,能够有效加强台州市城市桥隧的安全管理,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台州湾新区园林市政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罗子枫说。

2021-08-20 企业办事“加速度” 群众服务“有温度”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1639.html 1 3 台州湾新区:数智赋能转型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