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专项治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我市各相关单位分类施策、精准施治,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本报今起开辟“精准施治 维护民利”专栏,陆续对16个项目的治理好做法、新成效进行报道,以回应民生关切。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柯 璐
任何一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都离不开银行卡和电话卡,“两卡”泛滥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
“如果一张卡都开不出来,犯罪分子就一起案件都做不成。‘两卡’治理行动,就是打中了电信网络犯罪的‘七寸’。”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大队长陈希进说,在台州,“开卡码”正逐步成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好帮手。
台州首创“开卡码”,运行3月拒绝开户7000余次
“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电话卡,足不出户就能赚钱,干不干?”看到这样的兼职信息,去年4月,王某受利益驱使,在我市银行网点开办了2套银行账户并出售给收贩卡团伙,获利1000余元。
王某万万没想到,他名下的银行账户转手就被诈骗分子拿去洗钱,累计涉案资金进出达数百万元。不久,王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刑事拘留,同时被列入惩戒黑名单,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
为有效挤压“两卡”违法犯罪,台州市局以“一码清源”项目为依托,由刑侦和科信部门联合自主研发“开卡码”,分为红、黄、绿三色等级,红码直接拒绝开卡,黄码审慎开卡(如开卡将纳入风险管控)、绿码尽职调查通过后开卡,涵盖了开卡风险管控全领域、全业务、全过程。
今年5月19日,在椒江、临海、温岭、玉环等地244个银行网点试点。6月中旬,“开卡码”在全市银行、运营商网点全面铺开。7月,当王某想再次开卡时傻了眼:“不好意思,您这个是红码,我们不能给你开户。”银行网点工作人员依据“开卡码”拒绝为其开立账户。
与此同时,市公安局依托通信运营商和银行金融部门,严厉查处涉及“两卡”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围绕涉诈黑灰产线索深挖细查,向上溯源追查违规开卡、贩卡的网点、人员;向下顺线铲除收卡团伙和诈骗窝点,坚决摧毁整个犯罪网络和产业链条。
推进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以来,截至8月17日,全市银行、运营商系统累计发现红码100人次,黄码近4万人次,拒绝开户7000余次。全市共接收处置涉诈涉赌“两卡”线索2000余条,打掉44个收贩“两卡”团伙,抓获1166名犯罪嫌疑人,惩戒792人,收缴“两卡”1600余张。
打好防诈组合拳
“私人定制”诈骗预警
“止付住了,17万元资金止付住了,最后一笔5万元也知道去向了!”3月24日傍晚,椒江公安分局反诈骗中心办公室里,辅警陈丽琴迅速打电话反馈给受害者。
这是台州警方日常实施电信诈骗预警反制的平常一幕。当天下午,椒江公安分局反诈骗中心民警聂猛手机上的“金钟罩”反诈后台接到一起预警信息:管辖的居民有诈骗风险,请及时劝阻。于是聂猛迅速与预警对象取得联系,并电话告知投资平台是虚假投资平台,不要往里投钱,成功阻断了一起网络虚假投资诈骗案。
今年以来,台州市公安局大力推广应用“金钟罩”小程序防电信诈骗平台,从源头上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截至8月17日,全市共收到预警信息42万条,劝阻受害人4.7万人,挽回经济损失3800万余元。全市“金钟罩”“反骗码”预警反制系统精准保护合计达450余万人次。
除了预警反制外,如何不断深化全民防诈格局?
根据发案特点、敏感时间节点等因素,市公安局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反诈合力,联合宣传部、妇联、政法委、教育局、卫健委、金融办等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和规范,明确宣传重点工作,综合运用督导、约谈、挂牌、发函等工作措施,不断提升防诈工作综合效能和整体水平。
今年以来,共发放“全民防诈,从我做起”倡议书330万份;悬挂横幅海报42万余幅(条);全市2144名民警组建小号群9828个,进群人员达200余万人;全市共开展“全民防诈骗 共建平安家”联合宣讲近3000场,受众20余万人。以“一图一视频”的模式创作反诈海报、视频进行转发,在微信、抖音等20多个媒体平台编发网恋诈骗、冒充领导诈骗等宣传内容累计464条,总阅读量120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