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体验亭旁风情

包定故居

1928红色街区

本报记者陈洪晨文/摄

出于采访或参观学习等目的,我曾多次到访三门亭旁红色教育基地。每次来都有热情的红色讲解员引路,每次囿于时间总是行色匆匆。这一回,找了个晴空万里的日子,我慢下脚步,自助游览这个有着“浙江红旗第一飘”盛誉的红色景区。

红色小镇

1928年,浙江第一支红军队伍在这里建立,浙江第一面苏维埃政权的旗帜在这里竖起。鲜艳的红旗在小镇上空飘扬至今。

作为浙江革命星火初燃之地,近几年,三门县亭旁镇迎来了一批又一批重温历史、铭记光辉的游客。对于多数游客来说,游览丰富的革命旧址群,打卡红色点位,是到访亭旁最重要的目的。

为纪念三门人民万众一心抗击倭寇而竖立的台州海防署古城墙,是这条红色线路的起点。

由城门进入景区,左手边是游客服务中心,往右走是红色广场——宽旷的广场中央,“浙江红旗第一飘”的雕塑醒目亮眼。

沿着广场一侧树木掩映的石阶拾级而上,途经丹心亭和包定烈士诗作石碑,可以通往亭旁起义纪念碑广场。纪念碑建于1988年5月,碑高5米,碑面镌刻张爱萍题写的“亭旁起义纪念碑”红色大字。纪念碑巍然耸立,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天。

原路折返至红色广场,前行百余米,便是苏维埃成立大会旧址——城隍庙。民国时期,亭旁城隍庙曾是国民党区分部,后来成为亭旁起义集会的场所。走廊上陈设了展板、塑像、实物模型等,还原革命先烈在此挥舞着红旗呐喊,成立苏维埃政权的热血场面。

沿着1928红色街区步行数百米至亭山路55号,一处白墙灰瓦的院落出现在眼前,这里是由亭山小学旧址改建而成的亭旁起义纪念馆。

门面虽不起眼,内容却很丰富。馆内有烈士雕塑、起义沙盘、革命文物、影视专题片等实物展示,以“决策”“抉择”“蓄势”“爆发”“火种”五个篇章69张展板和大刀、长矛、火枪等100多件革命文物,系统展示了亭旁起义的历史功绩。

出了纪念馆,沿着红色小巷一路穿行,可以到达包定故居(包定纪念馆)。

这是一处古旧的四合院,经当地政府修缮后结构完整。故居通过展板和实物陈设,分“孝子”“才子”“赤子”三部分展示了包定烈士生平。参观每个房间,包定烈士真实的生活场景铺陈眼前。

至此,主要的红色点位参观结束。若是时间余裕,不妨再走一走周边的亭旁总指挥部旧址、浙江省红色地名馆、包定公园、包氏宗祠、亭旁红色影剧院等。

我从游客服务中心了解到,当地旅行社设计了穿红军服、吃革命餐、看包定话剧、参与红色电影之旅等富有仪式感的体验项目,以及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多种与周边景区串点成线的旅游产品,可供游客选择。

烟火农家

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亭旁红色教育基地吸引我故地重游的原因,在于它是一个与居民区完全融合的景区,生活气息浓厚,让人倍感亲切。

在1928红色街区内信步闲逛,沿街商铺林立。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和许多景区步行街浓厚的商业氛围、千篇一律的经营模式大不相同——这里的商铺大多是为本地居民服务的,糖烟酒店、理发店、制衣店、装修建材店、家具店、药店、寿衣铺等等,生活所需,一应俱全。游客若是想买纪念品、伴手礼,还需费一番工夫寻找。一旦巧遇了“隐藏”其间的特产店,红薯粉丝、垂面、红糖、茶叶等本地农副特产,定会让大城市来的游客有一种“捡到宝”的惊喜。

街区里的小餐馆和小吃摊卖的是地道的本地美食,浇头面、小海鲜、松花饼、麦焦头、米漾糕、状元糕、草糊冻……价格公道得让人不敢相信。店家和街坊邻里聊得热络,却不见过分热情招徕游客进店的。

在这里,你很容易联想到幼年生活过的老街院落,或是从小吃到大的早点铺,会不知不觉放下对陌生环境的戒心,融入本地人的生活,拐进哪个巷口,走进哪家小店,都像回家一样自然。

白天景区禁止机动车入内,居民骑着电瓶车、自行车穿梭,孩童在街巷里奔跑,人声喧闹,一片繁华。

我最喜欢从红色小巷前往包定故居的一段小路。沿途有参天树木和各式民居,既有保存完好、至今燃起炊烟的石屋和砖瓦房,也有几处人去楼空、爬满青苔的断壁残垣。窄巷曲折,每个拐角都有不同的视野。穿行其间,时空仿佛凝固在雕着花纹的石窗和墙头探出的绿植里。这里的居民早已习惯游客们好奇的张望,无论是放学回家的孩子、收了衣服搭在肩背上的妇女,还是拎着菜篮子的老人,都会给你友善的笑容。

曾有红色讲解员告诉我,“这里的小巷分岔口很多,外地人过来玩,没人带路或不仔细看路标,很容易找不到方向,绕了远路”。但我认为,这正是旅途的有趣之处,每条错综的小路,都是值得探索的烟火人间。

离红色教育基地三四公里处,便是以红色文化研学村、红色主题民宿村闻名的岙楼村。

汽车驶入村庄,白净的墙面、层叠的灰瓦,整齐的农家排屋独具江南风韵;远山如黛、天空透亮,小小的村庄仿佛一幅清雅的水墨画。

借着“浙江红旗第一飘”红色旅游发展的东风,这个村庄共有29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民宿,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村里还建了一座红色主题餐厅,内饰风格颇具年代感,一度成为闻名遐迩的“网红餐厅”;该村还陆续引进了养生馆、国学馆等,打造“红色+养生+民宿”的康养产业……

无论你是自驾游还是跟团游,来到这里,淳朴热情的农户都会为你提供家一般温暖的美食和住宿体验。

2021-09-2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4772.html 1 3 追寻红色足迹,体验亭旁风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