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佳丽/文 杨 辉/摄
采访叶良俊前,我看到了他的一篇登在《天台报》上的旧文——《始丰溪新生》,惊讶于他70多岁的年纪,依旧笔耕不辍。
采访后才知道,他是退休后才开始学习写作和电脑操作的,还自学了手机拍照和“美篇”编辑。同时,他还是天台县财政局老干部长者义工服务队的一员,积极参与服务队的公益活动。
叶良俊说,当兵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和为人民服务,转业后也不能忘记这份使命,要永葆军人本色,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记在心中。“即使退休了,我们也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要为社会和国家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部队是我的大学
1965年12月,叶良俊应征入伍,来到大陈岛。
入伍前,他是家里的半个“顶梁柱”,在村里担任大队会计兼武装民兵排长。“我家家境十分困难,我又已在村里任职,身边人都不希望我去当兵,再加上我之前连续几年体检不合格,因此那一年体检,大家都很放心。”结果,作为民兵排长的叶良俊带领村里适龄青年前去体检,其余人都不合格,唯有他一人入选了。
经过3个月的新兵集训,叶良俊被分配到81团三营六连三排担任高射机枪副射手。没过多久,他被调到六连二排当炮手。
炮兵的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印记”。“我们打的是57炮,一个57炮弹重达二三十斤,高有80厘米左右。我们新兵都是装弹手,我将炮弹装进炮膛,班长喊一声‘开炮’,副班长瞄准并将炮弹发射出去,巨大的声响把我的耳膜都给震破了。”第一声炮弹,就将叶良俊的耳膜震破了。随后的几声炮声,在叶良俊的耳朵里变得很奇特——仿佛是手拍在桌子上,发出“啪啪啪”的沉闷声响。
当炮兵半年后,叶良俊被调到六连连部当通信员。
通信员的使命是传递营部口令、资料和信件。口令是绝对保密的,只能面对面传递。那时,他每天都要跑到营部去拿口令,并将口令传达给每晚安排执勤任务的人。六连连部距离营部很远,他要跑上5000多米路,一个来回就将整个下大陈转了一圈。在炙热的夏季,跑在崎岖的山路上,叶良俊常常把衣服都跑湿了,湿得可以拧出水来。
再后来,叶良俊被调至团部俱乐部当电影放映员,负责上大陈电影放映工作。四年的电影放映经历成为叶良俊从军生涯中难以忘怀的特别记忆,也让他懂得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和意义。
当兵前三年,他因表现优秀,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9年,叶良俊被提干,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提干后,叶良俊先后担任电影队长、副政治指导员、三营营部干事、团政治处组织股组织干事,认真完成组织交待的每一项任务。
到大陈岛当兵,是叶良俊人生的转折点。“部队磨砺和锻炼了我,我没有念过大学,部队就是我的大学。部队有许多优良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教育了我并使我始终牢记于心。”
永不退休的初心
1981年12月,叶良俊转业到地方,先后在天台县司法局、人大和财政局工作。20多年间,叶良俊始终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心中牢牢铭记要维护好群众利益的准则。
在天台县人大工作期间,作为法工委主任的叶良俊,每天要接待反映问题的群众。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98年发生的一起乡政府工作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砸坏一违规户房屋的事情,群众告状无门,将事情反映到人大。
“人大的职责是要做好司法监督工作。群众将情况反映到这里,我们了解实情后,联系了法院行政庭,法院受理了这起事件,并通过双方协商得到妥善处理。”这起事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对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05年,叶良俊从天台县财政局退休。但对于叶良俊来说,只有退休的年龄,没有退休的初心和责任。那时,他仍担任党支部书记,并负责县财政局的老干部工作。2009年,支委会换届后,叶良俊不再担任党支部书记职务,但至今还是支委。
老干部开展了许多活动和工作,叶良俊注意到工作没人宣传的问题,便开始自己动手写。向专业人士请教后,叶良俊尝试写出了第一篇通讯稿并投稿成功。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10多年来,叶良俊的稿子见报有100多次。为了能在电脑上打字,他还专门学习了电脑操作。
后来,叶良俊发现,大家现在更爱用手机看信息,图文的形式也许会更吸引人,又自学了“美篇”制作。从2018年5月9日发布第一篇“美篇”至今,叶良俊拍摄、撰文、配乐、排版,制作的“美篇”作品已有70多篇。
此外,天台县财政局老干部还有一支长者义工服务队,叶良俊是积极参与者,基本上参加了每次公益活动——关注一对贫困户兄弟并发动社会力量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与学校结对,点亮学生“微心愿”;暑假看望留守儿童,赠送生活物资;去敬老院、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等。这支人老心不老的服务队如同永不熄灭的火苗,还在继续发光发热。
“我当过兵,还是一名党员,军人和党员的使命是不能忘的。我虽然已退休多年,年纪也大了,但是有需要我的地方,我要继续发挥余热,为集体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叶良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