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建/文
就在湘鄂赣闽苏区和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在浙江东南部的温州、台州、丽水地区,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也正在逐步展开。
台州的土地革命和风起云涌的农民武装斗争,引起了中共上级组织的高度重视。1930年1月,中共中央派巡视员金贯真巡视温州、台州。金贯真在台州巡视了十二天,在海门、路桥、温岭、玉环楚门等地召开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对台州各地党的工作和游击战争作了重要指示。2月28日,金贯真向党中央写了长达一万五千字的关于温州、台州地区政治形势、武装斗争、党和工人及群众组织的报告,还向在上海主持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建议,派胡公冕到浙南负责军事指挥。3月初,中央派军事干部胡公冕回到家乡永嘉,和金贯真一起负责组织红军。胡公冕到达永嘉楠溪后,和刘蜚雄、金国祥(又名蓝尘侣,化名王一鸣等)、王国桢、雷高升等人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胡公冕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不久,中央又派陈文杰到浙南,在瑞安、瓯海一带组织农民武装。
1930年3月,台州中心县委决定在温岭发动游击战争。根据台州中心县委的指示,柳苦民、叶景泰、赵裕平等人商量研究,决定以坞根为大本营,联合各地农民赤卫队,建立一支农民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坞根位于温岭县西南部,是温岭、玉环、乐清三县的交界处,离温岭县城三十多里,三面环山,一面濒海,附近有大青山、苔山、西门山等十多个岛屿。坞根不仅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而且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土地革命刚开始,柳苦民、叶景泰就在这一带开展活动,宣传发动群众,打下较好基础。坞根的老百姓生活贫苦,对国民党政府和土豪劣绅早已深恶痛绝。因此,在坞根建立游击中心是最佳的选择。根据中共台州中心县委的指示,3月,柳苦民召集各地农民赤卫队在坞根横坑溪回龙宫开会,正式成立坞根游击大队。柳苦民任大队长,程顺昌任副大队长,叶景泰任党的联络员,下辖温岭、玉环等地二十多个游击分队,队员共有四百多人。当天,柳苦民就率领二百余名队员,攻打了横山乡保卫团和地主豪绅,缴获三十余支枪械。游击大队旗开得胜,大大鼓舞了士气。
3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致浙南的信》。信中指出:“党应当坚决在浙南的永嘉、台州为中心组织地方暴动,建立红军。浙南地方暴动的前途,就是夺取浙江一省政权的前途”。指示信还特别指出:“温岭的武装应与永嘉的汇合起来,发动游击战争。在游击战争中,一定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建立苏维埃政权,消灭反动势力的武装,杀土豪劣绅地主,并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4月中旬,中央巡视员金贯真在温州召开永嘉中心县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决定把台州游击队编为浙南红军第二独立团。
1930年5月9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浙南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胡公冕任军长,金贯真任政委,陈文杰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团。7月24日,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军委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决定把温(州)属游击队编为第一团,台(州)属游击队编为第二团(8月改为红二师),永康等游击队编为第三团。以台州坞根游击大队为主的第二团,下辖坞根、青屿、楚门(海上)三个游击大队、直属特务队和天台游击队。程顺昌兼任坞根游击大队大队长,陈洪法为青屿游击大队大队长,应保寿为楚门(海上)游击大队大队长,程小林为直属特务队队长,袁存生为天台游击队队长。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台州中心县委调叶勉秀、杨敬燮组成第二团团部委员会,柳苦民为团长,杨敬燮为政委。黄岩以戴元谱为首的葡萄坑游击队编入第一团,仙居以金永洪为首的游击队编入第三团(9月转编入第一团)。
红十三军第二团(师)的建立,标志着台州的土地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红十三军第二团(师)以温岭、玉环为游击中心,活动遍及温岭、玉环、乐清、仙居、黄岩、天台等县,面对国民党政府数十次的反革命“围剿”,在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坚持游击战争,英勇战斗,给国民党反动当局以沉重的打击,在部分地区形成了武装割据的局面。
红十三军建立后,在中央提出“赤化浙江”思想指导下,把攻打中心城镇作为主要的军事行动。红一团首先攻打瑞安和平阳。5月24日,红一团近千人攻占了平阳县城,但很快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红一团被迫撤出平阳县城。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牺牲。军长胡公冕即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请求中央派得力干部到浙南,加强浙南党的工作和红十三军的领导。
1930年8月,李立三和周恩来决定派潘心元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前往浙南巡视党务和军事工作。
8月26日,潘心元化名潘心殷,和张侃在严朴、金国祥的陪同下,随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席会议后返回的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一起乘船来到温州。随后,王国桢在温州召开浙南特委工作会议,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并将浙南特委改建为浙南总行动委员会。会上,潘心元听取了各特委委员对现阶段工作的汇报。9月初,潘心元由王国桢、总行委委员金缄三分别陪同先后巡视了瑞安、平阳、永嘉等地。9月14日,潘心元由石瑞芳陪同到达温岭、黄岩、海门等地调查,与各地党的负责人接触,了解浙南党的工作和红军战斗情况。根据一个来月的调查,潘心元觉得浙南党组织和红军力量特别弱小,无法举行武装暴动。因此,他决定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重新计划一切。9月24日,潘心元向中央东方局写了《关于浙南的党务、军事及工作困难情况》的巡视报告。他在报告中详细地分析了浙南党和红军的现状,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他在报告中写道:“我认为浙南工作,第一步建立强健的支部,什么是县委特委的委员,都派去做支部工作,限定期间每人成立一个支部,由支部领导当地群众及军队,坚决执行土地革命。斗争扩大后,到相当时期再集中各地部队,建立红军。” 潘心元的报告,客观地反映了浙南党的地方工作和军队工作的情况,并指出存在的薄弱环节。他提出的要建立强健支部的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就在潘心元巡视和返回上海期间,浙南的形势和红十三军的斗争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党地方当局对红军的游击斗争极度恐慌。浙江省保安四团、五团会同外海水上警察及温州、台州各县警察对红十三军进行“围剿”。10月中旬,红一团在青田北山白岩休整时遭到省保安四团和当地民团的袭击。从6月到9月,国民党温岭县政府多次纠集保安团“进剿”坞根,柳苦民、程顺昌等指挥红二团(师)战士顽强阻击,打退了国民党武装的多次进攻。在第二次“围剿”时,敌人兵分四路进犯坞根。游击队处于三面夹击之中,形势十分不利。正当游击队危急之际,山上骤然发雾,而且越来越浓,笼罩着整个山林。国民党武装看不清目标,怕遭伏击,只好退去。9月15日,国民党温岭县政府出动浙保一个连和两个乡保卫团的兵力,再次进犯坞根游击中心区,发动了第三次军事“围剿”。上午九时许,国民党武装包围了红二师洋呈指挥部。柳苦民将红二师一分为二,由程顺昌带领一团战士埋伏在岙桥溪边,自己率领直属特务队埋伏在花岩头。战斗非常激烈,国民党武装多次发起进攻均被击退。红军凭借熟悉地形,先后组织了几次迂回突袭,打得国民党武装晕头转向,心惊胆战。到了下午三时半,天色渐晚,国民党武装只得狼狈逃跑。在近半年的时间内,坞根游击中心区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武装的进攻,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游击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