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仙居:特色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

把课堂“搬”到自然中

上张乡中心学校 农耕劳动实践教育

攀岩训练

皤滩乡中心小学 针刺无骨花灯课堂

田市镇中心小学 足球训练

行走的课堂

仙居县第六小学 剪纸课堂

大自然课程 革命传统之旅

白塔镇第二小学“仙居山歌”课堂

埠头镇初级中学 攀岩队训练

本报记者张妮婷文 仙居县教育局供图

校外培训机构退出市场,学生的时间怎么安排?在仙居,这已经不是困扰家长的问题——特色教育作为坚实的补充,为学生指明方向。

“大家不能都吃一锅饭,要结合实际,各美其美。”2012年,仙居县教育局提出一校一品建设,引导各校建立校园品牌,充分发挥学校品牌的潜在性、规范性功能。

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转瞬九年,特色教育成果颇丰:田市镇中心小学足球队拿了28次台州市冠军,为全国各大球队输送了众多人才,其中就包括第14届全运会男足冠军队成员泮禹升、应宇潇;仙居县第四小学以科技为特色,一年获几十个奖已是常态;皤滩乡中心小学、白塔镇第二小学等校,在传承文化上不遗余力,培养出一批批小小非遗传承人……

如今站在“双减”政策的风口,特色教育迎来了加速机遇。

“现在学生的时间更加宽裕,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与热情不断高涨。”仙居县教育局局长吕振宏表示,“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学校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

在“山里”培育运动健儿

一块草地,一个想法。

九年前,仙居县教育局提出一校一品建设时,田市镇中心小学有些犯难,“我们是山区学校,能发展什么特色?”看着学校操场中间的一块草地,老校长陈建明拍了板,带孩子们踢足球吧!

从草地到沙地再到三块标准足球场,田市镇中心小学经历了七年。“一开始,学生们就是在草地上踢球,后来,踢得人多了,学生们课后、放学后也会自己去踢球,慢慢的,草地磨平了,变成了沙地。”

学生们跑来跑去,摔个跤,被地上的碎石子磨破皮是家常便饭,但是他们也不喊疼,站起来又继续踢。

就这样,在这个乡下学校,没有正规的足球教练,体育老师们就一边自学,一边教;在没有正规足球场的时候,学生们就在沙地上奔跑;课间、放学后,都能见到孩子们追逐着足球的身影。

如今,田市已经有四个学生走上了职业足球道路,不少学生通过足球特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就算学生能吃苦,一个乡下学校,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多的足球小将?来到田市镇中心小学,答案一目了然:

农村妇女来接孩子放学,看见学生踢球,还会上前指导,“你守门要动起来呀!”;校长、副校长时常站在足球场旁,他们各自都带一支足球队;刮风下雨,从球场到台阶锻炼,足球队员的训练从不间断;不管什么时候去看,操场上总有学生踢球的身影;

这是一种全民足球的氛围。

而在埠头镇初级中学,小众体育项目为学生成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2014年开始,埠头镇初级中学推出软式棒垒球项目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并依托精品课程和选择性教学的实施,追求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和个性化成长。2016年,埠头镇初级中学立足农村学校实际,推出攀岩项目,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12米高的室外攀岩墙,依附在一幢教学楼上,两条速度赛道,一条难度赛道,这就是埠头镇初级中学的攀岩队员们日常训练的地方。

换上攀岩专用鞋,穿好保护装备,扣上下降器,双手涂抹镁粉,6名主力队员便轮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往最高点攀登。

四层楼高的赛道,初三学生范子坤用了14秒,这在教练齐伟航看来,他的进步空间还很大。“现在学生不仅在学校训练,在校外,他们也会积极寻找训练提升的机会,子坤上周末就在城里学习攀岩,都是兴趣使然。”

“一年多训练下来,感觉自己的体质改善了很多,同时攀岩也锻炼了我的胆量与抗挫折能力,还有自信心的提升,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范子坤说,即使毕业了,他也会继续坚持攀岩。

如今,在攀岩项目上,埠头镇初级中学成绩颇丰:6人次的全国冠军,12人次的省冠军,优异的攀岩成绩又带动了更多学生参与到攀岩项目中来。该校还是我市唯一的攀岩特色学校,也是市运动项目C类训练基地。

软式棒垒球、攀岩、足球……众多体育特色项目在仙居各校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数年过去,这些运动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是多样人生道路的铺设。

在教学中传承非遗文化

每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仙居山歌”非遗传承人崔秀华便会来到白塔镇第二小学,在那儿,不少学生对她的到来翘首以盼。

“仙居是个好地方啊伊莲花,莲花莲花落,青山绿水赛苏杭啊莲花……”崔秀华唱一句,学生们跟一句,悠扬的小调,接地气的号子,唱的是仙居的千年文化以及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

“山歌在仙居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且有氛围,学生很感兴趣,同时崔秀华老师就住在学校边上,这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资源。”白塔镇第二小学校长郭友铭说,“学校2014年升格之后便一直把山歌作为特色,从白塔二小出去的学生,个个都会唱山歌。”

如今,山歌已经写入了白塔镇第二小学的课本教程,人人参与,班班都要学山歌,时不时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赛、年级段之间的比赛,山歌还是仙居不少晚会的必备项目。

“我们带着学生去埠头镇表演的时候,台下的老人家听到仙居山歌很开心,都是他们听得懂的方言,他们那个年代就是唱着号子干着活,孩子唱的山歌,唤起了他们心底的美好记忆,这也是对仙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崔秀华说。

在皤滩乡中心小学,制作针刺无骨花灯成了每个学生的独特技能。

走进皤滩乡中心小学的花灯制作室,头顶上是挂满的各式花灯,恍惚间仿佛来到了皤滩古街的花灯展示厅。九张方桌整齐摆放在制作室里,针刺管、针刺片等工具在桌上整齐摆放着。

在这里,学生在针刺无骨花灯的传承中,读懂了皤滩文化。

“我们从2008年就开始将针刺无骨花灯的学习制作纳入校本课程,如今‘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有更多精力去了解传承本地的特色文化。”皤滩乡中心小学副校长徐伟芳说,“我们每年还会结合不同的主题进行教学,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学生们也做了相关的主题花灯。”

在皤滩乡中心小学,还有不少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每个老师每个学期要做一只完整的花灯;五一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们义卖花灯,所得款项用于资助困难家庭或者作为团体资金。

其实,皤滩古街离学校不过几百米距离,通过一间针刺无骨花灯制作室,古街又好像带着历史气息,来到了校园中。皤滩乡中心小学现已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目前正在公示,为仙居首家。

在仙居县第六小学,剪纸成了孩子们“指尖上的智慧”。

“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单纯、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艺术风格和夸张变形、构图大胆、简练生动的艺术造型特点。”仙居县第六小学教师应微微表示,学习剪纸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而且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帮助学生养成“细心、专心、用心、耐心、恒心”的习惯。

在仙居县第六小学走一圈,你就会发现,剪纸作品随处可见,剪纸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每个班级的环境布置都彰显剪纸特色,每班窗口都展示着学生的剪纸作品,有些班级以虎为主题,希望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有些班级以马为主题,希望发扬龙马精神,一马当先。

“山区县的学校,应该是土而不土,应该跟当地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各校充分挖掘各自的特色,并融合创新地方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学生们在传承中滋养,在滋养中创新。”在仙居县教育局副局长应炜峰看来,淡竹小学的稻秆画,朱溪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都是当地文化的鲜活体现。

在学习中拥抱感受自然

跟着学用小拖拉机,扛起锄头开沟,紧随其后施基肥。不久前,上张乡中心学校在幸福农场开展了秋分日开耕活动,学生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轮番上场,过了一把农耕瘾。这是该校的农耕劳动实践教育。

上张乡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山区学校,共有学生219人,其中留守儿童居多。地处乡村,学校因地制宜,探索出了适合乡村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路径——以农耕劳动为切入点,实现以劳育人。

学生在幸福农场中体验锄具简单制作、使用,参与种植农作物,初步掌握农耕技术和烹煮技能;老师则不断挖掘劳动过程中的教育元素,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体育等学科课程需要,以种植农作物为切入点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一场场农耕课下来,学生们动手能力强了,与自然更亲近了。

而在白塔镇中心小学,上半年挖土豆,下半年挖红薯则是学校雷打不动的传统。这源于该校“行走的课堂”。

“每年我们都分批带学生去淡竹乡进行两天一夜的大自然课程,通过走进农田和菜地,学习种植、收挖各类农作物,认识植物,保护绿植。让学生在生活知识上进行拓展,也包括团队合作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校副校长尹国飞看来,行万里路跟读万卷书一样重要。

不断拓展的自然教育,孩子们在行走中拥抱自然,也不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这一点在横溪镇实验小学尤其明显。

为了做瓷器制作研究,老师们带着学生从山上挖泥巴下来,去食堂空地挖坑,烧瓷,几次失败后,老师又带着学生上了安岭,运了几麻袋的土下来,虽然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一次次合作、失败、再努力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得到了质的提升。

从农村的山水资源中追本溯源、深入挖掘蕴含的文化因子,从而传承、创新文化。引导学生用双眼和心灵去感知,去体验,让乡音乡情嵌入学生童年的记忆。像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仙居已是屡见不鲜。

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仙居还成立了全国首家生物多样性主题展馆。火山流纹岩地貌、仙居永安溪的水、国家公园的动植物,都为广大仙居学子提供了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研学对象。

“有时候,教育太快,孩子们跟自然接触得太少,带他们到田里去,很多农作物他们都不认识,这就叫五谷不分。”应炜峰说,“现在我们很多乡镇学校推出了类似的农耕教育、自然教育、生存教育等,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拥抱自然,这是很必要的。”

放眼如今的仙居,11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篮球特色学校;15所学校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17所学校被评为台州市艺术特色学校或台州市地方文化教育特色学校;7所学校获评体育特色学校;学校创建的各类体育类团、组达70多个。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特色教育,探索出了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2021-10-14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6240.html 1 3 仙居:特色教育为学生创造更多可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