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 芳
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也是不断加快。此时,如何规范行业发展、维护投资者权益也成了重中之重。
日前,信银理财的理财产品端直联系统通过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现场验收并上线,成为首家实现理财产品直联的理财公司。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产品即将迎来穿透式监管。
首家理财子公司
实现“产品直联”
所谓“直联”,是指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通过制定和发布标准化的系统接口规范、使商业银行内部的理财管理系统(或资金、资产管理系统、销售系统、交易系统等用于管理理财产品的相关系统)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实现直接联网运行。
日前,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信银理财”)的理财产品端直联系统通过了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现场验收并上线,正是银行内部系统和监管部门系统的一次并网直联。这也是全国首家实现理财登记系统直联的理财子公司。
按照2018年发布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直联接口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总体安排,“系统直联”工作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投资者信息直联,第二阶段才是产品信息直联。
此次信银理财与理财登记系统实现产品信息直联,就是“系统直联”的一部分。那么,产品直联,到底“联”了些什么?
据介绍,目前,直联系统已全面覆盖理财登记所有内容,包括产品信息直联和投资者信息直联。其中,产品信息直联范围覆盖了理财产品从申报到终止的生命周期全流程登记、投资交易以及底层资产的穿透登记等10个模块,直联要素超500个。
产品直联后,理财信息登记的要求可以有效延伸至理财子公司内部系统,理财产品各方面的信息披露要变得透明很多,有助于提高银行业务操作的规范性,营造有利于监管的环境。
“穿透式”监管
营造正规理财市场氛围
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尾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不断加快,其中不少银行将产品向理财子公司迁移,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日渐增大。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理财子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21家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家理财子公司逐步完成系统直联,超过13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将被“穿透式”监管。
监管力度加强,投资者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这是投资者喜闻乐见的。
“听朋友说,明年开始银行就没有固定利率的理财产品了。”前几日,市民周女士和朋友聊起理财产品投资时,对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表示了担忧。“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无法把控了。”
对此,我市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杨女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的投资风险无限度增加,具体仍要看产品的投资类型、资产配置情况。“根据监管要求,各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标识了风险等级,不同等级的产品,投资风险也不同。”
记者也从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在售的产品中看到,产品的风险等级从PR1-PR5不等,数值越高,风险也就越大,而风险则体现在资产配置上。
如工银理财在售的一款名为鑫鼎利固收增强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其风险等级为PR3,资产配置为固定收益类(80%-100%)、权益类(0%-20%)、商品即金融衍生品类(0%-20%);而另一款风险等级为PR2的鑫得利系列理财产品,其投资标的则为100%的固定收益类资产。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快,权益类资产配置也会增加。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会受到影响。投资者要综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从风险等级、投资类型、资产配置、历史净值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产品。”杨女士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