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叶晨阳
近日,三门县花桥镇花桥村报账员李延年,在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中扫描上传了一笔1500元的发票。10多分钟后,该村村监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村支书、驻村干部及分管领导等先后完成审批和审核确认,一笔村集体开支在线上走完全部流程,实现了集成管理、层层监督、公开透明。
“有了这个新系统,我们村级报账员报销再也不需要跑到银行排队付款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李延年说。
花桥村的这一变化,得益于三门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的开展。不久前,该县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试点县(市、区),主要探索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眼下,该县279个村(社)已全部上线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人口等基础数据录入第一阶段已全部完成,财务模块上线村完成100%。新系统的投入运用,不但有效解决了村级资金流向把控难、冒领套取、坐收坐支、侵占挪用等问题,而且实现“三资”管理阳光透明,加快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迈向“数字时代”。
在三门,有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导致不少村庄出现“空心化”,部分农房住宅长年闲置。问题如何解决?在蛇蟠乡黄泥洞村,有关部门大力开展闲置农房流转工作。“我们村地处蛇蟠岛4A景区核心位置,现有55幢保存完好的古石屋,占地面积43亩,每一座石屋都形态各异。”该村村支书任传杰说。目前,石屋已全部通过村集体收储流转的方式转租给第三方经营主体,每年租金60万元,开发建设的方向是由政府建设改造、企业投资运营,积极打造以洞穴、石屋为特色的旅游文创民宿综合体。
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改革与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王建富表示,闲置农房(宅基地)是农村“沉睡”的资产,该县正采取委托出租、合作开发、回收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使其加速流转,有效增加当地农民财产性收入。
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需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眼下,该县还不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带领农民增收能力。对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林、渔)场的,分别给予每家奖励8万元、5万元、2万元。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集成改革,加快培育一批示范社,淘汰一批落后社,争取到2025年,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4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达到35家,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的农户覆盖率达到65%以上。”王建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