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洪佳祯
“天气冷了,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起床。听说‘赖床’5分钟可以保护血管,‘赖床’更有正当理由了。”市民何女士说。
近日,一则冬天“赖床”5分钟保护血管的新闻上了热搜,引起广大网友热议。“赖床”5分钟可以保护血管真的有科学依据吗?我们平时应该如何来保护血管、远离血管疾病?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赖床”确有好处
“起床磨蹭点,对血管和心脏确实有好处。”对于这种做法的科学性,台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莹表示,这主要是和人体的神经反射有关。
晚上睡觉时,植物神经起主导作用。植物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调节身体机能,如心率、呼吸频率、瞳孔反应等。在植物神经的调节下,人体心跳减慢,代谢减慢,同时血管舒张,血流变缓,血液黏稠度高。
早上醒来后,对人体有主动意志和随意运动调节作用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开始兴奋,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再加上冬天气温低,血管更容易处于应激状态,一骨碌爬起床,人体的血液供应跟不上起床的节奏,身体难以及时适应,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引发心血管意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不能起床太猛。
“早上赖会儿床,主要目的还是给人体神经反射一些过渡的时间,”王莹解释道,让血管和心脏切换状态时有缓冲,从而避免心血管意外。
与此同时,受机体生物钟影响,早上6—9时本身就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人体每天血压曲线呈勺状分布,晨起时间在医学上被称为“血压晨峰”。“我们医院接诊到早起或晨练时突发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王莹说。
起床不要起太猛
那么,如何起床才是正确的方式呢?王莹说,起床不要太猛,要在卧位到坐位再到站位的三个体位变化过程中,给神经反射缓冲的时间。
起床前,可以先在床上舒展身体后再坐起,让正在“休息”的肌肉和血液慢慢“清醒”,恢复到自然状态,再从坐着的状态慢慢站起。这个过程不仅能给身体缓冲的时间,还能调节精神状态,让大脑从睡梦中逐渐清醒过来。
对于“赖床”舒展身体的时间,热搜中提到的“5分钟”并不是绝对的。王莹主任解释,并不是“赖床”5分钟就一定不会发生心梗,也不是赖越久越好。起床后几十分钟乃至一两小时内,都有可能发生心梗,还是需要平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王莹建议,喜欢晨练的中老年朋友,冬季不要起得太早去锻炼,可以等气温升高再出门运动;外出锻炼时也不要穿得太少,戴好帽子、手套等保暖衣物。此外,建议晨练能够结伴出行,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时身边没人,无法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