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政策助“小升规”跑出“加速度”

温岭四年新增规上企业754家

本报记者张笑川雨 本报通讯员陈祥胜 罗安增

2022年,温岭市全面吹响“工业强市向2000亿奋进”新号角,在做大做强已有规上企业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小升规”。

小微活,则产业兴。据统计,温岭市四年来新增规上企业754家,数量稳居台州市各县(市、区)首位。

企业入园享极速“小升规”

位于温岭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内的浙江欧航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成立不到两年的企业,主要从事气体压缩机械制造,为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提供核心部件。

“我们在2020年8月入驻园区,当时仅有20多名员工。”该公司总经理江小航说,企业本身具备较强的压缩机配件生产制造能力,加上温岭市级和温岭经济开发区的各项奖补政策和配套服务的助力,2021年底,他们顺利升格为规上企业。

眼下,海尔等数家家电巨头制造的制氧机里,就安装着欧航机电提供的核心部件。这些制氧机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正大量出口欧美、南亚等。“今年,我们将持续加大设备投入与产品研发,争取产值实现翻一番。”江小航自信满满。

同是去年上规、今年产值预计翻一番的,还有租赁在隔壁标准厂房里的台州市格特电机有限公司。

格特电机是2016年首家入驻孵化园的企业,此前,企业一直在新河、箬横等镇辗转,租房从事“小作坊式”生产。

“入驻孵化园后,完善的软硬件配套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格特电机副总经理张伟说,入园后的企业随即扩大生产规模,并调整经营方向,转做科技含量更高的机械关节臂电机和伺服电机,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企业上规后,能享受更多的政策扶持,更具市场竞争力,在业务洽谈、拓展市场时也更具底气。”

以园育企促高质量发展

总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21.43万平方米,温岭经济开发区将温岭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打造成培育“小升规”企业的重要阵地,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空间受限、产业集聚度不高、集成服务缺乏等问题。

去年7月,针对园内魔研(浙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装修关键期遭遇的用电难题,开发区管委会高效服务助企解难,仅用十天时间将预估需4个月方能完成的2万伏国家电网环网柜整体更换作业处理完毕,为企业顺利投产扫清了障碍。

上到最新的产业政策信息,下至园区内路面破损、路灯不亮等小事……精准高效的助企服务,让企业的每一个诉求都“有着落”。

温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钦介绍,在温岭市级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开发区还专门出台了中小企业孵化园招商办法,对园内科创型企业、生产型服务业企业等实施租金奖励、产出绩效奖励,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园区还积极创新对企服务,搭建创新平台:去年新投用的服务中心设有14个服务窗口,设置了24小时自助区,落实做优“不见面”审批,为企业及员工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园区还新建了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科创服务中心,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加强创新要素保障,全面激活孵化园的创新活力。”梁钦说。

去年,温岭经济开发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省“隐形冠军”1家,全年新增规上企业19家。

惠企政策加速提档升级

近年来,温岭市通过优化考核加大引导,精选对象建库培育、优化服务纾难解困、财政激励助企惠企等方式加快企业提档升级,让“小升规”跑出“加速度”,

温岭市经信局数据统计,其2018年、2019年、2020年“小升规”企业数量分别为255家、129家、160家,去年“小升规”企业数量达210家。新增规上企业数量多年来稳居台州市各县(市、区)首位。

“小升规”企业的能量不可小觑。仅以6家去年上半年月度升规入库企业为例,半年度累计产值达2.04亿元,拉动温岭规上产值增速0.6个百分点。

“小升规”企业培育壮大的过程,离不开政府源源不断的政策推力。温岭市于2020年优化了原有的“小升规”奖励政策,将连续三年地方综合贡献绩效返回,从原来增长20%以上调整为返回15%以上,增加第二年继续在库且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的再奖励5万元。仅去年就对195家往年升规企业发放奖励资金2179万元。

2022-03-01 惠企政策助“小升规”跑出“加速度”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38577.html 1 3 温岭四年新增规上企业754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