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 红 通讯员金云国)温岭一种植户遭遇蚕豆丰收烦恼,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销售旺季显得有点冷清,20多万斤蚕豆滞销了(详见本报4月28日5版)。稿件刊登后,引起了不少热心市民的关注。
明明丰产,却没能等来“丰收”,林德方夫妻俩显得有点落寞。昨天,因为商贩的蚕豆收购价又降低了0.3元每斤,夫妻俩仔细一合计,觉得再招小工帮忙采摘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一狠心就没有雇人大批量采摘,而是自己动手采摘了1000多斤。
蚕豆摘好了,去哪里卖又是个问题。经过一番商量,林德方骑着电动三轮车,到温岭城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找销路。可没想到,一直到下午3时,1000多斤蚕豆也仅卖出去三分之一。
“老头啊,你快送货去白溪工业园区吧,城南镇妇联帮忙联系了好几家企业,等着你去送货呢!对方给的价格蛮高,1.5元一斤!”正在林德方一筹莫展之际,接到了妻子曹香岭的电话,简单说明情况后,报给他一连串的电话号码,并催促他快点按照订单去送货。
原来,通过报纸得知林德方一家的蚕豆大量滞销后,城南镇妇联负责人应瑛将新闻转发到了城南规上企业工作交流群里,附上“现有城南镇农户蚕豆滞销,卖1.5元/斤,可直接送货,各企业如有需要的话,烦请帮忙解决一点@所有人”,并积极动员群里女企业家带头助农。
“消息发出后,有5家企业找我私聊,表示可以解决一点。”应瑛整理了一份清单:温岭市宏升铜业有限公司100斤、温岭市万泰热处理有限公司150斤、台州金超铝部件股份有限公司100斤、台州航达机电有限公司150斤、温岭瀚洋资源电力有限公司100斤。“考虑到马上就到五一假期,企业并没有囤货太多,企业给的价格是1.5元一斤,大家也是能帮帮一点。”
除了企业,温岭城南二小也搭了把手。校长潘赛兵知道消息后,立马联系了食堂的供应商,帮忙采购了100斤剥壳蚕豆,价格5元每斤。
曹香岭算了算,加上城之南党员志愿者的团购,当天共卖出1000多斤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