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农民利用“农机快呼”下单

“共享农机”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葛佳宁

春耕好时节,早稻耕种忙。

路桥区蓬街镇种植户朱洪桂打开“浙里办”APP,点入了“农机快呼”小程序。他种植水稻1000多亩,需要拖拉机和插秧机。因此,他在“快呼服务”中发布了农机需求信息,附近的农机手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接单。双方定下了使用机械的时间,谈妥了合适的价格。

朱洪桂很满意,还为6月份的单季稻种植耕作提前预约了另外一批农机。“看见别人早早机械化,耕作效率要快上好几倍。”他说,自己既心动又犹豫。“毕竟购买机械又是一笔大支出。”

“之所以农机推广难、应用难,主要就在于农机购置成本较大,又因需求对接难导致利用率低,农机长期闲置还要花钱养护,十分不划算。”路桥农机站站长王振宇说。每到农忙季,一边是农户忙着找农机,一边是农机手因为找不到活干而发愁。

为破解这一难题,去年11月,“农机快呼”小程序一期开始建设,今年1月,“农机快呼”正式上线。

系统将路桥区登记在册的700多条农田数据和7万多亩农田信息进行集中归纳,有农田的种植户在系统内均有“个人认证”,而认证后的农机内均安装了北斗定位终端,有效保障了农机的安全。

农户可以按照种植规模、作业时间、价格意向等条件输入相关内容,即时发布农机需求信息。而农机手也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登记上牌、检验维修、农机保险、报废回收等操作。目前,系统内已有1004条农机作业服务数据。

为了推广“农机快呼”,路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下了“细功夫”。“原本是想邀请全区的种植户,召开培训会议,进行现场演示教他们如何操作。”王振宇介绍,由于防疫要求,工作人员只能分成各个小组,奔赴田间地头,进行小范围教学。

在王振宇看来,“农机快呼”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只是农机租赁而已。“我们更看重的是研发。”

二期的“农机快呼”计划在今年启动建设,其中就加入了农机研发制造与推广的应用。“只要有需求,通过小程序,企业可以与各高校联手进行农机科研活动。同时,小程序也能成为企业推广农机的重要平台之一。”王振宇介绍,这既有利于解放农户劳动力,提高农业效率,也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机应用,为农机制造企业开拓广阔市场。

在未来,“农机快呼”可以造福更多的农户——线下将成立“农机快呼”服务点,部分没有智能手机的农户可以前来进行租赁登记、信息咨询。

2022-05-13 路桥农民利用“农机快呼”下单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4873.html 1 3 “共享农机”助农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