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铁匠父子接力传承打铁技艺

王岳平王敏剑父子俩抡锤打铁。

本报通讯员林绍禹 冯晓艳文/摄

火红的风炉,飞溅的铁花,叮当的锤声,烧红的铁器放进清水中淬火,“嗤”的一声,冒起一丝青烟……

在温岭市新河镇城北村,在一间简易的铁匠铺,铁匠王岳平、王敏剑父子每天挥舞着榔头,叮叮当当地打制各种铁器。

今年64岁的王岳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整整当了50年铁匠。他打制的柴刀、菜刀、锄头、钉耙等各类生产和生活工具,工艺细致,经久耐用,在当地有口皆碑。

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还得从王岳平的经历说起。

由于喜爱各类铁质用具,15岁那年,王岳平就跟着在临海打铁厂工作的叔父学习打铁技艺。结婚后,王岳平夫妻另起炉灶,在新河长屿街开了一间打铁铺,打制锄头、刀具等各种铁具。那时,王岳平的打铁生意很红火,常有亲戚来帮忙。

王岳平打铁实诚,从不缺斤少两,乡亲要几斤重的铁具,他就给打几斤重的,只多不少;而且王岳平热爱这门手艺,即使后来有了机械锤,自己也上了年纪,但是一看到炉膛里的火红铁坯,他就浑身充满激情,每天抡锤打铁。王岳平说:“打铁除了需要力气,还需要心细,更需要经验。耐用的铁具,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

也是靠着这门手艺,王岳平养活了一家人。但是慢慢地,随着传统的铁制农具渐渐被机械化农具所取代,许多生活用具也是机械化生产,打铁生意日渐冷清,手工打制铁具的人也越来越少,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渐行渐远。

长屿街上的4家打铁铺相继停业,但王岳平没有停下,依旧坚守着。

随着年龄渐长,沉重的铁锤,王岳平拿在手上有点力不从心了。打铁陪伴了自己半辈子,他对此有着深深的不舍。10年前,28岁的王敏剑不想让这个承载着父母几十年心血的打铁铺关门歇业,毅然放弃自己的工作,拾起父母的榔头,小铁铺又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拣料、烧料、锻料、定型,一道道打铁工序,王敏剑逐渐烂熟于心。

如今,滚烫的烘炉、磨刀石、空气锤,父子俩手工打制的各种型号的农用铁制品,堆满了打铁小屋。凭着高超的技艺,父子俩打制的产品,依然备受当地农户的喜爱,到店里修补和新买农具的人络绎不绝。经过10年锤练,王敏剑的技艺日渐精湛,也让这个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父辈传下来的打铁手艺,我要一直坚守下去。”

2022-05-2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5767.html 1 3 <p> 新河铁匠父子接力传承打铁技艺 </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