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海涛
智能手机时代,人们长时间停留在社交媒体上,通过社交媒体彼此黏合、互动。很多商家瞅准了这点,包装了许多“网感”十足的商品,通过打造新奇概念,在社交媒体设置话题,鼓励消费者朋友圈分享。
比如,前段时间,某商家抓住“90后养生”“90后防脱发”网络话题,推出“一整根熬夜水”,每瓶饮料里都泡着一整棵人参。货一上架,网友“围观”,库存一度告急。更多的茶饮店由此跟进,“五黑精华水”“蜂王浆熬夜水”“防脱发水”层出不穷,趁机收割了一波流量和销量。而像52度白酒味的“断片”雪糕、“洗衣液”造型的奶茶等在网上热销,也是靠着同样的套路。
设议题、蹭流量,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本身没有问题。制造新奇的消费概念,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些“网感”商品到底能不能给客户带来实质性的消费价值增量?恐怕未必。就像“一整根熬夜水”,从产品的相关说明里,并没有找到来自专业机构的权威认证。而不少人买到“一整根熬夜水”之后,似乎也并不真正在意它有没有养生功能,而是赶紧先发一条朋友圈,等着收获一片点赞。
更进一步,如果因为商品的“网感”容易带来销量,由此陷入对“网感”的偏执,而忘记对于商品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质感”(即产品品质),那么“网感”再好的商品恐怕也难持续。比如,前述“洗衣液”造型的奶茶就被网友质疑误导孩子喝洗衣液,监管者要求其下架。在某短视频平台很火的“网红产品”干发喷雾,一位丽水姑娘使用后全身过敏,受到质疑。最近,话题度很高的高价网红雪糕,也被质疑名不副实。
类似因“网感”十足而爆红,又因品质有瑕疵或以次充好、使用过期原料、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而迅速“翻车”的案例,我们见得太多了。这应该引起那些热衷于追逐“网感”商家的警惕和思考。
“网感”和“质感”本不矛盾,一个是“面子”,一个是“里子”,如果两者兼得,商家就会如虎添翼。但是,一些商家片面追求“网感”、丢弃“质感”,这本质上反映的是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安身立命、谋求长远发展的问题。是挣快钱还是重长远?不同的选择背后,反映出企业不同的眼光和价值观。
如果只是热衷于蹭话题、博流量来带销量,而没有扎实的产品品质,那么这种“网感”式营销便是一种战略短视、一种粗放经营、一种落后生产方式。哪怕披着再绚烂的“网感”外衣,也改变不了其实质。互联网时代,流量似乎触手可及,见效也很快,但只有真正有远见的商家,才能穿越浮华、功成名就。如今,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大浪潮中,这给商家带来了巨大机遇。如果只注重挣快钱、玩噱头,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消费者而言,很多“网感”产品则要多加小心。一时的冲动式消费,似乎带来了乐趣,但过度消费低品质“网感”产品,无疑浪费钱财,同时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事实上,消费者的正确选择,也是对商家的最好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