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糕粘:开启童年的味觉密码

本报记者陈伟华文/摄

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团……人们习惯在传统节日吃一些时令美食。在济公故里天台山,一个“吃”字贯穿全年。

每逢重阳节,不关乎登高远眺、不关乎遍插茱萸,也不关乎喝菊花酒这些风雅事,天台人最关心的是一道名为“糕粘”的点心。

糕粘在天台,是一种粘嘴、粘心,令人忘不了的米粉糕,也被叫作“糕稔”。糕,音谐“高”,寓意步步登高;粘,音谐“年”,寓意稻谷稔熟、年成丰收。糕粘,就是庆贺稻谷丰收的糕点。

糕粘虽然是一种被赋予了节日意义的美食,却与青团和月饼等略有不同,它常年占据菜市场的一角,时常被寻常百姓搬上餐桌。天台人对糕粘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美食情结

2017年,陈君飞在天台县赤城山麓开了一家手工点心店,名为“天台蒸爱糕点店”,至今已有五个年头。

搓粉、上笼、烧蒸……在厨房的操作间,她摆开了制作糕粘的阵势。过了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糕粘出笼,一屋子散发着米香。

此时,只要将糕粘倒扣入一旁摆放的碗碟内,就可以敞开肚皮吃;还可用手轻轻撕开,糕粘便会分成小块。陈君飞说:“糕粘趁热吃,味道最好。常温下,它可以储藏两天。”

陈君飞对糕粘,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

童年放学后,她经常守候在家门口,等着卖糕粘的老人踏着一辆三轮车,不紧不慢地到来。那热气腾腾的糕粘,顺着蒸腾而出的香味,不断撩拨着她的味蕾。

童年的美食,带给她的不仅仅是饱腹,更多的是愉悦的感受。她经常怀念童年时的一些食物,除了情感上的反刍,也包括了对食物原始口感的美好记忆。

陈君飞在青葱岁月就开始跟着外婆和母亲学做糕粘等点心了。随着年龄增长,她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手艺日臻成熟。至今,她做糕粘已有二十多个年头。

除了糕粘,陈君飞还擅长许多传统点心的制作。研究美食对她而言,是生活里的一种乐趣。有空时,她经常翻阅一些饮食文化书籍,从中会读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古至今,民间流传下来的美食有很多,其中蕴含着许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在读一些古代民间食谱时,她觉得好像在穿越时空,看看那些经典美食是如何制作与传世的。

工艺繁复

在陈君飞的店里,制作糕粘的工具有盛清水用的矮水桶、长水桶,有盛湿粉用的米背(一种篾编的团箕),有盛干粉用的小方箩和大板箩,还有量粉用的升斗、舀水用的木勺,另外还有大饭甑、小饭甑和米筛等。

传统的糕粘,一般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料。而现在的糕粘,也有用番薯粉、玉米粉和莲子粉的,同时搭配一层米粉和一层红糖制作而成。这样做出的糕粘,口味更丰富,色彩更多样,营养也更全面。

糕粘的制作工艺复杂而考究——挑选上好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米粉,磨好的米粉要用粉筛筛几遍,去掉谷壳和米糠后,才能放进饭甑去蒸制。

陈君飞介绍,制作糕粘的关键步骤有搓粉、上笼和烧蒸等。

搓粉时,要一边加冰糖水一边搅拌,力求搅拌均匀,接着用两只手反复揉搓,直到把拌了冰糖水的粉搓成干湿适中的小粉粒。“如果粉搓得太干了,蒸出的糕粘会变得松散,不成形也不光洁;太湿也不行,蒸出的糕粘口感不对。”她介绍,“捏成团不出水,丢下会散开,这样才标准。”

接着是上笼。“上笼不是随便倒入米粉就行,细分起来,也有四五道工序。”她介绍,先把饭甑底板取出,在透气缝里,嵌入一根根事先挑选好的亮白稻草,这样可保证透气不漏粉;然后取出粉筛,在饭甑底板上,筛一层薄薄的干粉;讲究一点的,还要撒上一些绿色的苔末,这是为了保证糕粘出笼时不沾底,成形美观;之后,将搓好的粉粒倒入饭甑内,要慢慢地倒,使之分布均匀;最后,还要用菜刀切出三到四道纵线、横线,刀要握稳,线要划直,还要一切到底,这是为了蒸熟的糕粘更容易掰开分食,也为了糕粘在烧蒸时能均匀地透出气来,“否则,上面的部分可能会蒸不熟”。

最后的烧蒸同样很重要。先在大铁镬里盛半镬水,等烧开后,再将糕粘放入饭甑烧蒸。烧蒸糕粘有些费时,还要把握好火候。究竟要烧多长时间,需要凭借经验作判断。

如此考究的制作过程,做出的糕粘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2022-08-26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3549.html 1 3 天台糕粘:开启童年的味觉密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