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 韵
“困惑!迷茫!原先的一招制胜的打法,现在已经不管用了!怎么办?前几天,听说政府买单帮我们提升产品质量,我就主动报名了。”
9月26日,临海市常盈眼镜厂的总经理李黔说,面对疫情以来的眼镜市场,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提升产品品质,修炼“内功”。
据了解,为了帮助杜桥眼镜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当下,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杜桥分局正在积极引导当地眼镜生产企业导入质量管理体系。
销售额普遍下滑
李黔告诉记者,常盈眼镜创办于2004年,从做蛤蟆镜、时尚太阳镜,到做偏光镜,年销售额也从最初的20多万元,到最高峰的1500万元。谁知受全球性的疫情影响,原本快速发展的企业突然停滞不前,而且销售额逐年下降。如今,年销售额只能努力维持在900万元左右。
“我们一心眼镜是杜桥为数不多的在疫情期间销售额不降反升的企业之一,最为主要的是,我们做高端板材眼镜。”台州市一心眼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剑说,在杜桥做板材眼镜的企业目前只有3家,从全国市场看,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一心眼镜都具备市场竞争力。
“这两年,杜桥的眼镜生产企业确实日子不太好过,大部分企业的业绩都在下滑。”台州市名亿眼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黄友权说,疫情爆发后,2020年上半年,各大眼镜批发市场基本没有开放,生产企业也基本停滞。直到2020年五六月份,批发市场逐步开放,有了销售,各大生产企业又开始一窝蜂赶生产,谁知国外疫情又爆发,外贸订单大受影响,导致很多眼镜生产企业又增加很多的库存量。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眼镜生产企业都在努力维持生产经营,以期疫情后市场的翻转。
迷茫与困惑
据了解,目前是市场上镜架的市场价1000元以上的属于高端,400元—800元属中端,400元以下属低端。
杜桥是全国最大的太阳镜生产基地,在杜桥上千家眼镜生产企业中,50%生产中端产品,30%生产低端产品,生产高端产品的仅20%。
李黔说,常盈眼镜一直生产中低端的眼镜,此前,基本上是靠“一招”制胜,那就是他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的眼镜批发市场做市场调研,购买市场上新款产品,带回后作为自己开发新产品的参考。“以往,每年都会在市场上购买到两三百副新产品,而近几年只能买到二三十副新产品,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的库存量比较足,各生产企业都放慢了新产品开发的脚步。”
“以往有参照物,我们出新产品的速度很快,而且投入市场后也很有底气,因为这是符合潮流的,不可能不受市场欢迎。而如今,我们等于是要凭空想象,创造出新产品,不仅难度很大,而且投入市场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李黔坦言,杜桥生产中低端眼镜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像他这样操作。就全球市场而言,引领眼镜设计风尚的在欧洲,小微企业想要自己在创新设计上走一条路,难度很大,投入也很大,风险也很大。“而如今,我们不能继续走老路了,可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企业如何才能继续发展?这些问题,很多眼镜生产企业都在思考。”
设计、质量是关键
“其实不必太悲观,杜桥的眼镜产业未来会很有发展前景。”对于未来,黄有权充满信心。
他说,杜桥眼镜产业链完备,生产效率高,相比广州、温州等地,生产成本较低,具有成本优势。此外,近几年来,眼镜整体质量已经有大幅提升,一部分原先只做低端眼镜的生产企业逐步往中端、高端延伸。原先,日本的客户往往到温州下单,因为他们认为温州生产的眼镜比较高端,而现在,很多日本客户的订单已经慢慢转移到杜桥。
“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阶段性的洗牌,市场也不可能永远向好。作为生产企业,只要能在设计上突破,质量上提升,把产品做到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就一定会有订单。”黄有权说,他现在已经把重心放在了设计和质量等方面。公司目前有3名设计人员,每个月都会推出60—80款新产品,下一步会在产品标准化和管理数字化上做努力。
据了解,为了帮助杜桥眼镜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杜桥分局积极引导眼镜生产企业导入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愿意导入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有专业的人员到厂进行指导,该项费用由政府买单,如果通过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明显,政府还会给予奖励。”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杜桥分局教导员金建敏说,临海市还对首次获得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给予1万元的奖励。
“奖励虽然不多,但最为主要的是,通过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切切实实提升产品质量。杜桥眼镜生产企业上千家,截至目前,辖区内已有4家企业报名,有需要的企业可以主动到市场监管部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