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人民路: 老路新体验

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为附近老人提供了娱乐空间。

人民路上的一切井然有序,矛盾而又融合。

人民路两侧绿树成荫。

本报记者王佳丽/文 杨辉/摄

沿着三门县人民路,从人民广场一路往东南方向走,两侧绿树成荫,明亮的新铺装修与陈旧的店面招牌相互交错,繁华的首府广场与具有年代感的楼房相对而立,路过巷子里几十年如一日的小吃店,走过安静整洁的三门县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一切井然有序,矛盾而又融合。老城区这条具有标志性的道路,也是三门人家喻户晓的商业街,在坚守与变化的时光里,这里承载了无数三门人的美好记忆,并记录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

旧的回忆空间

早上9点左右,郑女士打开“蝶恋花行”的店门,开始营业。修剪鲜花、整理订单、回复消息,有时她也和朋友、左邻右舍闲聊。每天守着这间不算大的店面,生活看似反复且平淡,但她觉得“与鲜花为伴,做喜欢的事情,过安稳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

开一家花店,一直是郑女士的憧憬和梦想,“许多女孩子对咖啡店、甜品店和花店都有莫名的情怀。”30岁那年,她实现了自己的“情怀”——从单位离职,开了一家花店,并把自己喜欢的词牌名用作了店名。

开店第二年,也就是2002年,她把店搬到了南山路和人民路的交叉口,她解释道,“第一年生意马马虎虎,所以我想重新寻找店面。人民路一带是三门最有名也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我想把店开在这里,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结果不负她所望,商业街的人气,再加上她的辛勤运作,郑女士花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并且越做越好。几年后,旧店铺所在区域拆迁,她将店搬到了人民路上,就在人民广场的对面。

人民路上的店铺五花八门,但花店并不算多,郑女士的花店也是坚持时间最久的。二十年来,她的店铺运营随着时代变化和道路发展也在不断调整。

最开始,她的店里除了卖鲜花,也会卖仿真花和绿植,后来仿真花慢慢退出市场,绿植则因为场地原因逐渐放弃。那些年,人民路上的店铺寸土寸金,租金贵、面积小,她的店面不再适合存放大型绿植。2004年前后,人民路创建示范街,规范店铺门口的陈列摆设,郑女士不得不放弃绿植业务,专注于鲜花事业。

进入电商时代,郑女士随之开启了线上线下同步配送服务。“刚开店时,三门的鲜花店还比较少,后来开得越来越多。和花店数量一起改变的,还有大家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以前大家觉得‘鲜花是礼物’,现在大家觉得‘鲜花是生活’。如今,许多年轻人会在店里给自己买花,买花成了增加自己生活仪式感的一件事。”郑女士分享。

和郑女士一样,余女士的面店也经营了二十多年。

1994年,余女士看中了人民路的繁华,她和丈夫在人民路与交通路交叉口附近开了家面店。2006年,他们将店搬到了人民路上,并且扩大了店面。“店里,我老公是主厨,我负责打下手。”余女士笑道。

话虽如此,但站在灶台前的余女士,干活十分利落。猪油下锅,加入青菜、豆干、虾、牡蛎、年糕等食材,加水,汤沸腾,盛出锅,一碗可口软糯的海鲜年糕就端上了餐桌。二十多年来,随着物价变化,店里汤面汤糕的价格已从8元一碗涨到16元一碗,但主打家常口味的汤面汤糕始终不改风味,仍旧是记忆里的味道。

新的体验空间

在余女士的记忆里,过去面店附近比现在要热闹,路边有许多卖小吃的小摊。如今,流动摊贩已经很少见。

让余女士印象最深的,是附近已经搬离的老东站。“以前大家很少有私家车,出远门都要坐客车。早上四五点,三门人乘坐早班车,去路桥、宁波等地进货。到了晚上,又坐晚班车回来。要过年了,许多在外做生意的三门人也会坐客车回家。那段时间,经常会呼啦啦下来一车的人,来店里吃饭。”

对于郑女士来说,人民路是她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条路,这里留下她太多生活和事业的足迹。她回忆道:“我上的小学在这条路附近,放学后,我跟同学在巷子的书店里看小人书。年轻的时候,经常和朋友在人民路上逛街,那时候,这条路上的服装店和小吃店还很多,现在这些店更多集中在首府广场和南山路上,人民路上卖手机和黄金的倒是越来越多。”

工作后,郑女士曾在人民路上的邮电局上班。“我还记得1997年,三门发过大水。有天深夜,领导打电话给我,让我赶紧来邮电局开门,说水都漫到膝盖这里了,要抢救一下里面的东西。”后来,她又在南山路上的三门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后来,她开了“蝶恋花行”,又把店开回了人民路。兜兜转转,她始终不曾真正离开过这条路。

2000年以后,人民路随着老城区改造,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郑女士的记忆里,“以前,花店对面是三门县总工会,这条街上还有卡拉OK。对了,还有附近的三门电影院,很热闹。”看着越变越干净的街道,偶尔,她也会怀念曾经的烟火气。

变化着的人民路,代表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生活需求。如今,人民路上的新场所、新建筑,正在创造新的体验空间,编织着美好生活。

人民广场,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地方,除了给路人提供歇脚的场所外,也为附近的老人提供了聚集的空间。深秋的桂花落满水池,广场上的银杏树开始由绿转黄,老人们在银杏树下摆下棋局,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观。人民广场对面的首府广场,是人流的聚集处,这里曾是老的县政府大楼,如今已是大型商业综合体。年轻人除了在商场里购物和休闲,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小吃一条街”里大快朵颐。

再比如,因为三门县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存在,让不常在这条路上逛街的王女士成了人民路的常客。周末的图书馆内,坐着不少学生和带孩子来阅读的家长。作为一位今年大学毕业准备二战的“考研人”,王女士几乎每天来图书馆“打卡”。“来图书馆复习,是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平时图书馆的人都比较少,我也不需要占位。图书馆每天下午2点开放,除了中途回家吃个晚饭,我可以一直在这里待到晚上8点。”王女士说。

2022-11-0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8775.html 1 3 三门人民路: 老路新体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