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轶男/文 聂杨波/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报纸都用铅字印刷,过程大致可以分为铅块融化、铸字、拣字、排版、压版、铸版、印刷等工序。曾任台州日报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主任的张朝华,和这些工序打了13年交道。
1979年,正值“芳华”之龄的张朝华进入台州地区机关印刷厂(台州日报印刷厂前身),当起了排字工。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她逐步接手地委文件和其他单位的业余小报撮字、拼版工作。
“那时,记者文稿出来后,我们对照着排列好铅字,刷上油墨就可以印刷了。”忆起往事,64岁的张朝华双眼仍炯炯有神。
在她的记忆里,排字车间摆着一排又一排高大的字架,从上到下分为无数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都装着一个汉字的铅字。“字架就像一本‘字典’,按部首排列着一个个汉字。”张朝华娓娓道来,他们每天穿梭在字架间,左手拿着托盘,眼睛盯着手中的手写稿,踮脚、昂头、抬臂,右手准确迅速地拣出所需铅字,放入托盘;随后一个跨步,前腿弓、后腿蹬,又拣出一枚。
俯仰之间,移挪之时,手写稿件就排成了可供印刷的铅字块。“接着,我们要把它放入拼版盘内,再放入嵌条,用较棍滚上油墨,覆上打印纸,刷出报纸小样。”张朝华说,掂一掂,拼好的整版报道重约10公斤,搬着上楼、下楼五六趟,疲劳程度不亚于体力活。
长期干下来,她与同事个个身材苗条,想胖都胖不起来。
对于排字工而言,最考验“硬功夫”的还得是拣字。“就像学五笔字型要背字根一样,我们不仅要熟悉字架上的常用字部首、词组、繁体字,还要记住版样上的行数、栏数。”张朝华说,在整个排字过程中,要保证又快又准,就得在记忆上下功夫。每个铅字块在字架上都有固定位置,排字工要牢记6000多个常用字的位置,“背熟了,拣字速度也就快了,熟练的排字工一个小时可排2000多个字”。
除了要卖力气、费脑子,这项工作还考验着大家的耐心和细心程度。“版样打出来,编辑和校对核对后,如果需要改动,我们要拿着个小镊子,把错了的铅字夹出来,再把对的字夹进去。”张朝华介绍,四号字在当时使用最多,这个字号的铅字“只有火柴头那么大,手一抖就夹不进去了”。
寒冬腊月时,为了不耽误手头的活,她坚持不戴棉手套,手指被冰凉的铅字冻麻、磨破了,咬咬牙,忍住钻心的疼,继续干。
1993年,在社会前进的洪流中,延续多年的“铅与火”走向余晖,“光与电”的时代拉开序幕。张朝华等人坐到了电脑前,敲敲键盘,每小时就可以打四五千字,40分钟左右就可以拼出四开小报一个版。“这放在以前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张朝华感慨不已。之后几年,照排技术越来越先进,排字工“跳架子”的日子彻底成为历史。
“在印刷厂干了20多年,我经历了印刷行业的变迁。”顿了顿,张朝华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网上找来的铅版照片,“这些‘老伙计’现在很难找到了,你看看,我们老一辈‘报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