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洪晨
武舞结合的黄沙狮子,灯火通明的大田板龙,整齐划一的戚家刀,武戏文唱的台州乱弹……在一组走马灯般美轮美奂的镜头中,浙江非遗的画卷在椒江葭沚老街展开。
2022年12月3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迎来首播。
首期节目中,浙江省30多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汇聚在椒江葭沚老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撒贝宁,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影视演员陈数四人组成非遗体验团,开启一场时空穿梭和文化探寻之旅。
随着非遗体验团脚步的深入,台州非遗之美,徐徐呈现在观众面前。
历史基因
央视镜头下的葭沚老街,白天古色古香,夜晚璀璨迷人。
第一个让非遗体验团拍手叫好的镜头,聚焦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临海黄沙狮子上。
锣鼓声一响,穿戴好狮舞行头的演员们跳上五层高的八仙桌,六头色彩艳丽、灵活俏皮的黄沙狮子喜庆亮相,顶端的二狮口中吐出“延续历史文脉”“守护精神家园”字幅。高难度的动作,给人们富有冲击力的视觉享受之外,也让观众为演员捏一把汗。
黄沙狮子又称上桌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鼎盛于清末民初,主要活动于临海市白水洋镇黄沙洋一带,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狮舞。
它最大的特点,是把民间武艺与传统舞狮表演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能在地上翻滚嬉戏,又能在堆叠数层的八仙桌上凌空跳跃、翻滚,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黄沙狮子有“高、险、难”三绝,能够历经九百年传承至今,除了自身的魅力,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传承人的接续努力以及社会的关注喜爱。
“要成为一头黄沙狮子,体质、胆量、技巧、练习,这些要素都不可少。”黄沙狮子第七代传承人王建介绍,黄沙狮子演出队里最年长的已有75岁,负责敲锣;而跟着他学习黄沙狮子的200多人中,最小的才11岁。
镜头一转,乐声喧嚣,大田板龙登场。航拍镜头下,几十段龙身穿行环绕,气势恢宏;特写镜头中,龙身贴有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等民间剪纸,令人目不暇接……
大田板龙是流行于临海大田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始于清代。板龙采用木板、竹片和各类花纸制作,每逢春节元宵,当地龙灯飞舞,穿村绕庄,龙肚里的烛光随着龙游而摇曳,忽明忽暗,美不胜收。
接着,仙居针刺无骨花灯、黄岩翻簧竹雕、“一根藤”制作、木杆秤制作、戏剧服装制作、玻璃雕刻、三门石窗艺术等纷纷亮相。这些古老的技艺,带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基因,穿越历史长河与观众相见。
生活美学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有寻常人只可远观的民间绝学,更有许多触手可及的历史文化。
当体验团走进非遗美食区,气氛变得轻松活跃。玉环鱼皮馄饨和敲鱼面,鲜掉眉毛;台州府城传统小吃海苔饼、马蹄酥等,富有特色……一溜美食,轻松俘获非遗体验团的芳心。
尤其是椒江特色美食姜汁核桃炖蛋,在寒冷的户外给了嘉宾们从胃暖到心的体验,撒贝宁品尝后惊叹“感觉整个人精神抖擞”。
姜汁调蛋制作是一种以姜汁、鸡蛋、红糖、黄酒、核桃等为原料的甜品制作技艺。日常食材的简单组合,就成了一道味道香甜、口感层次丰富的小吃。
在互动体验区,非遗体验团观摩玉环火山茶制作技艺展示后,跃跃欲试。
“像打太极一样走起来,这样才有味道。”在传承人林招水的指导下,撒贝宁率先“打了两圈”,收获了留在掌心久久不散的茶叶清香。单霁翔也忍不住上手,体验在100多摄氏度高温的大铁锅里手炒茶叶。
玉环火山茶制作技艺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形的火山绿茶,外形扁平,色泽黄绿,冲泡后细嫩成朵,汤色嫩绿明亮,幽兰清香,滋味醇和爽口;红茶茶形则细卷如眉,茶色姹紫嫣红,茶香鲜甜清纯,茶汤澄明透亮,滋味醇和干爽,叶底红匀明亮。凭借海岛火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农法种植,当地形成了特有的火山茶文化。
剪纸,也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达了人们的社会认知、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夜幕降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岭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林荣文的摊位,吸引了非遗体验团的驻足。温岭剪纸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作品带着浓浓的海腥味,传播力和美誉度极高。林老先生妙手穿梭,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女孩跃然纸上。
许多非遗技艺最初萌芽发端,往往就是日常生活的智慧凝结。而活在今天的非遗,也依然活在烟火气息和生活美学里。
新生密码
致敬传统、刻画匠心,是讲述非遗故事的经典模式,而《非遗里的中国》更加注重非遗的摩登姿态——不仅聚焦非遗传承人,更把随时代而生、而变的活态创新应用场景广而告之。
当非遗体验团走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台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林霞的工坊,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让人啧啧称奇,奇趣美观的文创产品又让人爱不释手……
台州刺绣又称海门雕绣,在民间彩平绣基础上吸收了欧洲雕、抽技艺逐渐形成,以独特的“雕平绣”闻名于世,图案秀丽、花形多姿、针法活泼、绣工精细,成为我国极具地域特色、广泛实用性和丰富层次变化的绣种之一。
G20杭州峰会时曾亮相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台州刺绣屏风,让非遗体验团感叹“有一种自然的生命力”。林霞介绍,她采用了创新的设计、现代的风格,“让外宾看到我们中国的传统刺绣,已经走在当下”。
还有台州刺绣创新作品《原·衍生》,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一系列作品总共绣了两年时间,是用12种针法、两万根线绣出来的。”
70多岁的台州刺绣研究所针法指导老师叶美云,现场展示了雕镂工艺。林霞介绍:“传统镂空通常是直接剪掉一些绣线,我们创新了镂空方法,采用双层面料,绣好以后一部分剪去一层,一部分剪去两层,通过裁剪不同层数达到立体效果。”
透过央视的镜头,台州刺绣代代传承的脉络也逐渐清晰。
工坊里展陈了一件真丝全雕绣花叠袖旗袍,曾在1986年荣获保加利亚国际博览会金奖,是由林霞的师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台州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克设计制作的。
陈克还于1975年编写了一套包含两百多种针法的台州刺绣针谱。“我想把针谱像图书一样整理成册,存放在资料室里,不管谁都可以来查阅。当时,我调动了基层的绣花社员,记录了每一种针法的使用时间、线量,尽量让人看得易懂。”
林霞说,另一位对她影响很大的“老师”正是她的女儿——台州刺绣设计师王沁。
在年轻设计师的头脑风暴下,“活态传承”有了生动具体的载体——手提包、蓝牙音箱、香薰、圆桌、茶盘、口罩、眼罩等实用好物,都能与台州刺绣有机融合。这些商品让年轻消费者心动不已,更让人对台州刺绣产生无限好奇。
节目中,中国歌舞剧院还以陈克的刺绣针法和林霞的《原·衍生》等作品为灵感,创编了一支原创舞蹈。
两分多钟的非遗创新秀演里,林霞觉得自己的作品“活”了过来,仿佛蚕的蠕动,抑或针线如精灵般地游走,是自己日夜坚守的执著,被聚光灯照耀的感动。这也让她对赋予台绣这一传统文化当代艺术的魅力,产生了更多灵感。
先辈的图文实录和言传身教,为台州刺绣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新一代人的创新应用,则让非遗传承与时代发展相得益彰,使古老的技艺持续迸发出“亘古亘今,日新又新”的生命力。
本文配图均选自台州文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