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元 萌
过去的一年,是广大旅游从业者纷纷转型,在传统带团业务受限的困境下寻找新机遇的一年。去年5月,我采访了“一季叁秋”文化工作室主理人、讲解员徐卫飞。在这一年中,她做了不少新的尝试。
最近,徐卫飞在朋友圈记录下自己的心境,也透露了今年的关键词:尝试与变化——“2023年,会有许多改变和尝试,它们会赐予生命更多的丰富性。山海之间,去承受着变化,夕阳伴着犬吠亦是华丽的乐章。”
尝试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是一期一会的际遇。本着这样的初心,徐卫飞在过去的一年中,每周定制带团讲解一到两次、累计开展亲子自然课程近50次、自媒体内容累计创作300余条……
走文旅内容创作、文化输出的道路,关键在于坚持。“我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希望现在所做的尝试,未来十年、二十年还能持续下去,慢慢地为将来铺好坚实的路。”徐卫飞说。
去年11月,“一季叁秋”的自然造物课走进了临海府城,将刨花灯、制木筷等创意手作课程与当地市集、户外体验、本土美食等相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定制课堂。
天台当地的和合文化与非遗文化,也是徐卫飞格外关注的领域。去年11月底,她受邀参加在天台举办的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担任非遗讲解员的角色。
回想起这次经历,她不禁感慨道:“如今的非遗传承越来越年轻化了,也在用更有活力的方式诠释非遗,在之后的内容创作、课程定制上,我也会加入非遗、和合等文化元素。”
今年,徐卫飞在自己的抖音号“一季叁秋”上开始了直播的新尝试。与传统的导览讲解不同,她在直播过程中采用的是固定机位,以不走动的方式与直播观众展开互动。目前,直播选择的都是天台当地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实景,基本上隔天就会直播一次。
为何选择不走动的实景直播讲解呢?徐卫飞解释道:“固定的场景能让观众更易于进入情境,增强直播互动性。像是我在国清景区直播,就选取了国清良田、千年隋塔这一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场景,让观众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农禅并作的意境。”
今年,徐卫飞还推出了“一期一会”国清景区公益讲解活动,每周一期,针对成人、亲子等不同人群,带他们领略天台别样的自然与人文风光。
展望
对徐卫飞而言,对家乡文化的解读没有止境,对家乡文化的分享也不会穷尽。
徐卫飞的“一季叁秋”文化工作室,开在天台县石梁镇兴龙湾村。村子里年轻人很少,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接下来,我想尝试将乡村文化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到乡村、体验乡村。”她表示,“之后,我也会在直播中推荐当地的一些养生食材、特色产品等,以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
受疫情影响,徐卫飞承接的定制带团业务、给小朋友定制的自然课程等都曾受阻,今年总算有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般的感觉。
新的一年,随着旅游业逐步回归到正常状态,徐卫飞考虑走出本地,放眼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观,来做内容创作上的拓展。“今年我打算去日韩及东南亚地区,做一些天台宗东传与当地佛教文化的深度解读,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呈现更丰富、更多元的内容。”
工作之余,更要好好生活。徐卫飞和她的孩子约定,工作日的五天,每天午后都要留出半小时的户外时间。“飞鹤山、回归林、国清景区、霞客古道……天台处处是美景,每天都能不重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朝看水东流,暮看西日坠’。在匆忙的日常里,这种亲子间的陪伴也尤为可贵。”
“一季”加上“叁秋”,便是四季流转之美。当初将自媒体平台和文化工作室命名为此,也带着这样的用意,一直记录、体验与生活下去,不止一季,也不止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