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周子凝文/摄
家住温岭市大溪镇豪景花苑的李大姐在这生活了七八年,近几年,她发现小区里的环境比以前改善了不少,邻居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在提高,大家都是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垃圾。
日前,李大姐所在的小区又被评选为2022年度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这让业主们欢喜不已。
变化的背后得益于温岭不遗余力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出了“物业+”模式,打通基层垃圾分类管理神经末梢,让“桶点”变“景点”。
服务管理两手抓
“业主,你好。你手里的这些垃圾分类了吗”“这些都是餐厨垃圾,但塑料袋不能一起扔进去”……1月31日早,在豪景花苑垃圾分类收集房前,督导员赵金凤正在对前来投放垃圾的业主们进行二次指导,对于未完全分类好的,她上前帮忙再次分类后投放。
浙江开元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豪景花苑项目经理孙小娃介绍,小区共有住宅楼11幢557户,在没有撤桶并点前,小区里的垃圾桶设于地下车库,不仅分散且异味明显。在撤桶并点后,小区建设了2座垃圾分类收集房,1个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以及1个有害垃圾暂存点。
此外,小区还建立了垃圾分类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环境主管担任副组长,组员为物业全体工作人员。
“我们还专门安排3人集中、系统地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包括赵金凤在内的几名员工还通过了温岭市分类办组织的督导员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了垃圾分类督导员执业资格证书。”孙小娃说,为了让更多业主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中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小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建立了垃圾分类“拉风吧”,还在小区中心广场设立垃圾分类宣传版面广告,在全园区路灯上安装宣传道旗。
同时,物业工作人员还定期向业主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投放指南,一周一次在小区业主群内推送垃圾分类宣传软文、两周一次进行垃圾分类线下宣传活动等。
“物业+”体现社会担当
为破解物业小区垃圾分类难题,2018年起,温岭把垃圾分类工作与“物业革命”相结合,成功打造出“政府引导、物业为主、市场参与、宣教推动、执法跟进”的“物业+”垃圾分类模式。目前,温岭参与垃圾分类的物业服务企业共有64家,有3000余名物业服务人员成为垃圾分类督导员,辐射223个小区,服务家庭8.7万余户。
温岭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科负责人介绍,“物业+”分类模式借助了物业成熟的运营模式、人员体系和沟通渠道,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其核心是充分发挥物业在垃圾分类中的宣传引导、监督考核等作用。“对内,物业负责小区分类设施建设维护,做好业主垃圾分类宣传投放督导工作,及时纠错。对外,负责监督垃圾运输企业做好处置工作,并协助执法管理部门工作。”
“对于管理成效明显的物业企业实施信用加分、通报表彰,同时还规定了明确的奖补政策,其中,垃圾分类高标小区按每户200元每年给予补助,非示范小区按每户100元每年给予补助。”该负责人说,比如像大溪豪景花苑等小区通过了省级示范小区考核的,额外奖励10万元,最终这些补助再合理使用到小区的分类工作中去,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