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盛鸥鸥 台传媒通讯员徐雨露
时隔近一年,岛上原味餐厅负责人黄莲英再次在课堂上变身主播,向网友推荐大陈岛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海味。2月7日下午,椒江区大陈镇联合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在梅花湾村文化礼堂开展了短视频制作及网络直播培训,并依托大陈海味共富工坊红色直播间进行实战教学。
景点、海味、民宿等产品接连“上架”,共富工坊、红色直播间等载体融合“发力”,一个撬动共富新支点、绘就振兴新图景的海岛样板已展露雏形。
直播新手盼望“进阶课程”
“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镇里想得很周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机会。”对于这堂“进阶课程”,黄莲英觉得受益匪浅。
如何推动“巾帼引领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去年,该镇妇联就以妇女节为契机,邀请椒江职业中专教师上岛,为大陈渔嫂培训短视频制作与网络直播技能。当时,黄莲英就参加了课堂培训,还体验了一把实况直播。
黄莲英的餐厅是岛上特色清廉阵地之一,在游客圈也小有名气。平时除了经营餐厅,她也会晾晒一些海鲜干货。
那次参加完培训后,黄莲英信心很足,活学活用,开始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不管是晾晒还是做菜,她都会思考一番——这个内容适不适合拍短视频?开直播大家会不会感兴趣?
“流量”需要“密码”,并不是学过就能“变现”。如何将自己丰富的海岛经验,原汁原味且更具吸引力地呈现出来,还需要下苦功夫。
“这一年我们观察下来,渔嫂们陆续开始用起了抖音等媒介,但拍摄镜头感、直播话术等有待提升,她们自己摸索的过程中难免会走不少弯路。”大陈镇党委副书记曹娅萍说,于是此次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对接工作时,便将“2.0版本”培训教学提上日程,系统传授更为深入的实用技巧。
美好期许邂逅专业加持
位置是乡村特别是海岛的劣势,好比“要想富先修路”,新媒体直播更多程度上打开了一个渠道,让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都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作为黄鱼等海产品的直发地,加上传统的制作手艺等,让大陈海味的品质更优更自然,也更具竞争力。”此次为大家授课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椒江支队队员牛牧之,是西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在考研前,牛牧之有3年的新媒体从业经历,曾产出两个破百万粉丝账号、多条千万播放量视频。“我更多是教他们如何在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找对方向,更好地融入个人特色,并坚持下来。”
除了视频剪辑时如何选转场特效、上旁白字幕,直播带货时要掌握哪些话术技巧这些提升“软实力”的妙招,该镇还夯实了提高海岛群众创业就业能力、拓宽特色海产品销售渠道的“硬实力”。
在大陈岛,“工坊+直播”模式也逐渐发挥出富民效应。据悉,去年该镇创新“党建+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动形式,在人流最旺的地方建成大陈海味共富工坊,并依托红色直播间进行“大陈海味”带货直播。
因为自家有小船,新鲜的好货又舍不得卖,黄莲英晾晒的海产品量还蛮多,以往这些会被放在家门口售卖。“这次学习让我有了更多思路,也对海产品的销量也充满期待。”
一头连着生计,一头满载期许。岛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这里得到了品牌化专业化的“一站式”加持。
集聚力量共迎海岛春天
“我们的民宿能不能在这里销售呢?”前段时间,在大陈镇开展的“奋进新征程 礼堂大学习”系列活动中,党代表、群众代表、行业代表等参观岛上特色项目时,就对红色直播间提出了更多期待。
这次培训,民宿经营者、红色讲解员等就接连上阵,在直播间里吆喝起自己的特色产品。
“年纪大了还是上岸好。”看到了大陈岛旅游开发的前景,以及镇里对盘活闲置农房的支持,从渔民转产转业后,黄海琴在土地堂开了海尚民宿,去年营业后,旺季基本都客满。
第一次参与直播,黄海琴有点紧张,体验过后觉得挺好的。“如今,大陈岛正全方位快速地朝着‘现代化的大陈’迈进,旅游推介的模式也要更加现代化。利用直播平台,可以更便捷地向全国网友宣传大陈岛旅游,宣传自己的民宿。”
直播时,在大陈岛上当了十多年导游的孔文敏介绍了甲午岩景区的基本情况。以往,这段话是在前往景区的公交车上面对游客所说的,这回第一次对着手机直播。
“经常有省外的游客说,大陈岛的夏天很漂亮很壮观,特别是甲午岩、乌沙头等景区,他们觉得宣传力度可以再加大一点。”孔文敏认为,直播就是扩大大陈岛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巾帼力量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家门口引领着致富新模式。
“这次培训,我们特地选在旅游淡季进行,同时还邀请了大陈网红参加,就是希望岛上这些有代表性的力量先学先练先宣传,集聚合力共迎旅游旺季的到来。”曹娅萍说,接下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开展更高阶的课程培训,很好地将大陈岛的风景、海产品、餐饮民宿等推广出去,助力海岛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