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
近年来,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视频时常见诸于网络,痛哭流涕似乎成了感恩教育的“标配”。这也引发了关于感恩教育形式及效果的讨论。(2月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尔雅》曰:“善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卧冰求鲤”“鹿乳奉亲”“怀橘遗亲”等孝敬父母的佳话。如今,孝道仍是中国道德罗盘的中心,孝老敬亲模范在中华大地层出不穷,中小学感恩教育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感恩教育”活动是很有意义的,值得倡导。学校要多在内容上下功夫,找对正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感恩的意义。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感恩的文学作品,如孟郊的《游子吟》、冰心的《荷叶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泰戈尔的《金花》、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等等,这些都是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同时,可以教学生多唱感恩的歌,比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爱的奉献》等。寒暑假,学校还可布置孝心作业,如每天对父母说一句温馨的问候、给父母端一杯热茶、与父母进行一次谈话、帮父母梳一次头捶一次背、假期为家里做一次饭等。“孝心作业”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定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