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张 荣 崔旭川
春天,生机勃发,榴岛玉环处处涌动发展热潮。
2月14日,漩门湾上,钢铁浮桥横跨水面,施工车辆往来忙碌。温玉铁路重点工程漩门湾特大桥是温玉铁路沿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沉台已完成,马上进入水中墩深环节。大桥预计明年9月完工。”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清港镇楚北塘的晶科百亿项目现场,挖掘机轰鸣,土地清表高效推进,为之后晶科能源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投产忙碌。
2003年2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玉环视察时,深情寄语“把玉环建设成花园式港口城市,努力使玉环成为浙东南地区重要发展极”。
20年来,玉环牢记嘱托,奋楫争先。地区生产总值从116.3亿元跃升至731.6亿元,年均增长9.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居全国第二;连续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前列;成功撤县设市,成为全国首个、浙江独有的县级海岛市;乐清湾跨海大桥通车,告别不通高速历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省第13、台州第一;市域投资潜力评价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九……温玉铁路通车后,玉环将告别不通铁路,再次跃升发展能级。
一座城依港而兴
初春的夜,海风寒凉。大麦屿港集装箱码头上,灯火通明,龙门吊往来运行,忙着装卸货物。
打造“花园式港口城市”,核心离不开“港”。大麦屿港不仅是玉环的城市标签,更是发展之核。
积跬步以致千里。这20年,玉环向海图强兴港口,从简陋小码头成长为年吞吐量超40万标箱的大港。
大麦屿港内避风条件优良,航道平均水深近11米,港区内可建1万—5万吨级码头泊位30多个、10万吨级码头泊位20多个,5万吨级船舶可以双向自由进出,10万吨级船舶可以单向自由通行。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毗邻国际主航道……这样的条件在台州境内“独一份”。
2018年,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并购大麦屿港务有限公司。并购之后,大麦屿港迈入发展快车道,更好承接宁波舟山港的溢出效应,并成为它的“喂给港”。不仅如此,大麦屿港在加强与宁波、温州港口联动的同时,还新开了与海门港区、龙门港区的航线,增强台州港口内部循环。
目前,大麦屿口岸的源腹地辐射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内贸集装箱航线基本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
除此之外,台州“弃陆走水”等扶持政策的有效拉动,让大麦屿港打造浙东南枢纽港的定位愈发清晰。据统计,仅2021年,经大麦屿港“弃路走水”的外贸企业就达428家,“弃路走水”外贸集装箱重箱近3.5万标箱,同比增长30%。
“选择走水路,在卡口检验、港内流通等环节,可以降低短驳接驳、集装箱成本等费用,省钱省力、安全性更高。”不少企业都有同感。
2021年,大麦屿港国际集装箱航线取得重大突破,开通欧美直航航线,实现台州地区外贸集装箱远洋直航物流零的突破。
2022年,大麦屿港正式获批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新西兰漂洋过海来的猕猴桃,标志着大麦屿港的RCEP国家冷链航线正式开通,实现进境水果业务零的突破。
未来,玉环将以温玉铁路等对外通道,谋划大麦屿铁路支线、沿海高铁等项目,打通大环岛,畅连新老城,深化大麦屿港与宁波舟山港对接合作,申创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打造浙东南枢纽港。
一座城产业为基
走进浙江海德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沙门工厂,率先可见6列立体仓库货架高耸排列。厂房内,龙门加工生产线、柔性FMS生产线、数字化装配线等现代化生产设备各司其职。
城市要发展,工业是基石。在打造“浙东南重要发展极”征程上,玉环将培育壮大工业产业视为重中之重。经过20年的壮大发展,涌现了海德曼、双环传动、苏泊尔等一大批优秀工业企业。
这20年,玉环立足产业链强招商。里阳半导体、福腾宝等一批建链强链产业项目落地投产,祥源旅游综合开发、慧心湾度假等一批文旅项目竞相签约,双环产业园、晶科光伏发电、金融大厦等一批重大浙商项目主动回归,特别是最近5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1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这20年,玉环坚持走好科技新长征。科创平台从无到有,科技企业从弱到强,科技投入占比从1.50%提升至2.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0.84亿元增长至151.02亿元。连续举办15届“科技·人才活动周”,累计达成合作立项实施373项,合作金额超8.04亿元、产值超20.1亿元。国家“863”计划项目立项、国家创新创业人才、省领军型创新团队实现零的突破。
这20年,玉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扶工助企,持续深化“淘专员”,在企业服务方面,有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在政策供给方面,能给多少政策就给多少政策;在便利企业方面,怎么样最方便就怎么办,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二。
而今,玉环制造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规上企业数和规上工业产值双双实现“破千”,上市企业增至9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620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双环传动”入选省未来工厂,两化融合指数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梯队。
一座城蝶变更新
2022年9月22日,玉环漩门大坝启动拆除,玉环“再改图”。秀美的“月环桥”如一弯新月,升腾在漩门湾上,与港湾两岸一座座富有现代气息的楼宇交相辉映,见证着玉环新城老城在时光更迭中共生共荣。
巍峨的跨海大桥似长虹卧波,横跨在乐清湾上,每天迎来送往疾驰的车辆,感受着玉环这片热土的生机和活力。
建高速、修国道、拓省道、筑港口、造铁路,20年间,玉环累计完成交通投资331亿元,共新增各级公路529.3公里,对内“五纵五连一环岛”交通架构基本成形,对外从2个公路通道增到5个。昔日的“交通末端”实现了裂变。
玉环的新,不仅在路网更新,更在城乡整体面貌的迭代。驻足回首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早在20年前就已然落子定向。
锚定“花园式港口城市建设”,历届玉环市委、市政府不断刻画城市战略布局的维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全岛城市化,开启漩门湾时代,打造“一极三城”建设“四个玉环”……每一次大手笔谋划,既是升级拓展,更是羽化蝶变,书写出气势如虹的玉环城“迹”画卷。
发展空间开疆拓土。市域内的陆域面积从378平方公里增至419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从5.3平方公里拓至29.6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有了战略空间,重大项目有了落地空间。
新城区块上,博物馆落成,图书馆开馆,奥体中心投用,万达广场开业……曾经一片荒芜的漩门二期,在流金岁月中蝶变跃升满目新,形态业态渐丰,商气人气趋旺。
老城区则立足“一年破题、两年见效、三年蝶变”,掀起“挥师大城南、跨越分水岭、打造主轴线、盘活空闲地、扮靓老城区”的大拆大美行动。眼下,第三轮有机更新已全面启动,而第一轮更新的玉城塘里、前后塘垟等多个村的550户村民已住上新居,享受着城市更新带来的红利。
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全域“一盘棋”,着力提升城镇节点功能,实现向美而生、美美与共。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带动投资共计30亿元,累计建设各类村级民生公益事业项目800多个,受益群众达83万人次,实现乡村环境富美、经济富裕、精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