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崔旭川
“阮老师明天来村里展示砖雕技艺,这次机会是我好不容易‘抢’到的,大家伙都很期待。”叶丹丹是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文化礼堂管理员。2月19日下午,她在村文化礼堂张罗忙碌,为隔天椒江砖雕非遗项目传承人阮慧红来村文化礼堂开设砖雕体验课做准备。
这样的非遗项目进文化礼堂不仅出现在回浦村。章安街道人文积淀深厚,拥有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街道创新开展“非遗大餐进礼堂”点单服务,将非遗内容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点单服务一推出,很受欢迎,目前第一批安排了36场,时间已排期到3月底。”章安街道宣传委员龚玲玲介绍。
点单抢单让礼堂活动更“对味”
“各村文化礼堂管理员请注意,本次推出剪纸、木雕、竹编、锡器、赵堡太极拳等13个项目,首批名额26个。需要的村居请接龙报名,满额即止。”2月13日,章安街道宣传办工作人员何梦轩在街道的村级文化礼堂管理员群里发布了一条“接龙”消息。不到5分钟,该批非遗项目被抢订一空。
“最受欢迎的是竹编、剪纸这样灵巧的手工艺类项目。”龚玲玲介绍,“章安街道共有38家村级文化礼堂。过去,文化礼堂的活动往往是政府部门和服务机构有什么就开展什么,项目集中于宣传讲座、免费理发、健康体检等,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
为此,章安街道以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队伍常驻”为目标,创新开展“非遗大餐进礼堂”点单服务,并搭配具有章安特色的“文化小菜”,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常态化、特色化运维模式。
街道整理出剪纸、木雕、竹编、锡器、赵堡太极拳等13项极具章安特色的优秀非遗内容,制作成“非遗进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库”,创新采用“点单服务”模式,供各村从中挑选心仪的项目。同时,依托线上平台,畅通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等各环节,打造精品项目,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时令乡愁链接礼堂非遗更“够味”
夏收莲藕时,双洋村的文化礼堂将活动搬到村里的荷塘水韵公园,面向公众开放莲藕采摘的玩趣活动;
秋收稻谷时,柏树里村将文化礼堂搬到广阔稻田中去,在丰收中邀请游客体会耕收游趣;
元宵前后,回浦村农村文化礼堂举办元宵节活动,用咸、甜两味元宵糟羹留住村民乡愁记忆……
在章安,礼堂活动除“非遗”文化“主食”外,还结合各村实际挖掘民俗、风物、美食等元素,搭配出别具特色的各类“小菜”,让礼堂活动更有趣味、更有活力。
另外,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各村组织开展春节祈福、清明青团、重阳敬老等传统礼仪活动,让村民更加切身体验传统文化,守好文化根脉,充盈精神文化生活。
“章安街道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其中市级5项、区级12项,是座‘非遗富矿’,挖掘利用这部分资源是章安弘扬传统文化的破题要义。”章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周孔兵表示,“我们将积极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作用,组织优秀非遗传承人传授手工制作技艺,普及非遗文化,促使本土文化资源‘走出深闺人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