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为高校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更好地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职能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时代,家庭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关键。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具备在家庭建设工作中发挥重要优势的潜力。
一、塑造良好家庭价值观念
高校作为社会的道德引领者和文化传承者,具备塑造学生良好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优势。高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家庭的意义与作用,弘扬家庭和睦、关爱、尊重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家庭情感。
二、提供全面家庭教育支持
高校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家庭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家庭教育中的挑战和困惑。通过设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举办家庭教育沙龙等活动,高校能够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为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促进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三、搭建家庭交流平台
高校可以搭建家庭交流平台,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促进亲子关系发展,通过家庭访谈、家长会议、家庭文化节等活动,高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机会,增强双方的互信和理解,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积极互动。
四、开展家庭实践活动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家庭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通过与社区、学校合作,开展家庭志愿者服务、家庭文化传承项目等活动,高校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家庭关爱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家庭生活的挑战。
五、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和榜样,在家庭建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鼓励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家庭建设方面的指导。通过定期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导师制度的建立等方式,高校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成长、相得益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建设指导。
六、推动家庭文化传承
高校可以积极推动中华传统美德、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了解和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和自己家庭的文化传统。通过开展家庭文化节、家庭故事分享等活动,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家庭的文化自信,增强家庭凝聚力和认同感。
七、加强家庭研究与创新
高校可以加强家庭研究与创新,探索家庭建设的新模式和新途径。通过开展家庭政策研究、家庭社会工作实践和深化家庭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等,高校能够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人才支撑和实践经验,促进家庭建设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存在着“家校社”协同维艰、专业指导人才短缺、公民家庭教育素养普及不够等问题。我们将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凭借高校学科专业、家庭教育工作室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家庭建设科学研究,着力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适时提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导服务,在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优质服务中走在前、作表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家庭文明建设为重点,助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进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引导全市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推动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