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泓清水映蓝天”到科技“顶天立地上赛道”

陈正华:不忘初心 实干争先

图为陈正华。 (资料图片)

台传媒记者张笑川雨

近日,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省级重点实验室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这个好消息让天台县科技局局长陈正华欣喜不已。

主动对接省、市科技部门,跑政策跑资金,帮助企业完善各项申报资料……前几个月,陈正华一直没闲着。

凡事精益求精,注重改革创新,回顾陈正华此前7年的治水经历,这些优良品质都有迹可循。

2016年至2022年期间,陈正华跑遍了天台的田沟水塘。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天台在全省首创“十米河长制”,仅用3年就完成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成为捧得全省首批“大禹鼎银鼎”的3个县(市、区)之一。

“人这一辈子没有几个机会干大事,能把自己奉献给这片养育我的山水,我无怨无悔。”陈正华说。

向4030个目标“宣战”

“好山好水”一直是天台的金名片。但刚抽调到治水办的陈正华却知道,自己面前的问题并不乐观:大河干净小河脏,天台共有小微水体多达4030个,其中相当数量的水体水质较差,这些流经房前屋后的污水令群众怨声载道。

上任伊始,陈正华便决定向这4000多个小微水体“宣战”。

洪畴镇项家村240米长的塘下田沟,由于平时缺乏管理,长年臭气熏天。陈正华就和镇村干部一起组织村民对池塘、沟渠等进行全面清理和疏浚,终于迎来一泓清水。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陈正华提出了“一清二疏三通”的消劣“三法”,成为天台县小微水体治理的标准流程。

“十米一河长,包干‘打巷战’。”为了巩固成果,他还推出了“十米河长”制度,由万名村党员干部认领小微水体,将治水责任化整为零,分解到人到米。

7年间,天台各乡镇(街道)累计开展河道巡查2万余次,发现问题上万个,问题解决率达100%。

如今,天台从大河大溪等“大动脉”到小微水体等“毛细血管”,都实现了“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治”。

跑十几个部门“破题”

天台县平桥镇污水处理厂自2010年建成后就一直由乡镇负责运行,由于缺乏技术人员,在管理上不到位,出水水质经常不达标。

如果把污水处理厂移交给县水务集团,将涉及到资产交割等诸多问题,这让众多治水人员犯了难。

得知情况后,陈正华主动跑到编办、环保、住建等部门,与单位负责人对接沟通,进一步厘清各单位的职责边界,理顺体制机制。

经过努力,污水处理厂顺利移交给专业运维的天台县水务集团,出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得到了解决。

2019年,天台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但当时天台县财政资金短缺,单纯依靠政府无法补全创建资金缺口。

陈正华就邀请各个涉及单位开了一个“诸葛亮会”,提出了全员发动、引入社会资本改建并举的建设方案,补齐建设资金缺口。因地制宜制定补助政策,激励各单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整合环保、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专项资金,用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最终,天台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成为全省首批通过验收的县(市、区)之一。

与0.007毫克/升“较真”

天台是椒江水系的源头水,始丰溪天台—临海的出境水质要求保持Ⅱ类标准以上,这一直是天台治水工作的难点。

调取十多年的数据,陈正华发现,在诸多指标中,唯独总磷指标超出标准0.007毫克/升,这相当于一吨水中有半粒大米的总磷含量。

为找准磷的来源,他邀请了浙江大学、市环科院等专家进行小流域磷源测算,摸清排放规律,编制出《始丰溪磷来源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是始丰溪磷的主要来源之一。陈正华便和农业、住建等部门的专家一起,对已建成的719个农村生活终端进行逐个走访,全面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并进行“一终端一方案”提标改造,大幅度减少了污染入河。

在他的推动下,当年天台县确定了51个治水项目,年度投资额10.1亿元。其中治污项目11个,年度投资额6.5亿元。

经过几年的“降磷行动”,天台县的出境水质不但确保在Ⅱ类以上,还屡创历史最优。

转任科技局后,陈正华还是不改“较真”本色:推动杭电天台数字产业研究院挂牌,实现天台省级外国专家工作站零突破、省级领军型创新团队零突破……“未来,我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朝着科技‘顶天立地上赛道’方向继续努力!”他说。

2023-07-28 从“一泓清水映蓝天”到科技“顶天立地上赛道”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79803.html 1 3 陈正华:不忘初心 实干争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