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探访台州书院文存

环山书院:穿过厅城,徜徉学海

状元桥

环山书院旧址,在西青街历史文化街区东入口北侧童童幼儿园的位置。

台传媒记者王佳丽 实习生车新开/文  台传媒记者徐古忆/摄

在玉环,有条街承载了当地人的乡愁,那便是位于老城区的西青街。想要追溯环山书院的开端,我们要重走这条街。

时间线往回拨,从清代雍正六年(1728)玉环城的诞生说起。彼时,玉环刚刚置厅建城,湖北人张坦熊升任温台玉环清军饷捕同知。在玉环任职期间,他驱逐游民,招募民众开垦新田,发展当地渔盐产业,并且建造厅城署衙,建立关防营制,使玉环风貌焕然一新。

到了乾隆四年(1739),同知张在浚任职玉环,他觉得人不接受教育,就像好的种子不播植不培养,无法出英才,实在可惜。因此,他捐俸薪,在城之西偏(今西青街历史文化街区东入口北侧)建义学,并邀请有学之士来此授课,希望“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并作《玉环义学记》。在随后的时间里,义学更名为环山书塾、环山书院。倡捐修葺、拨税充费、聘请名儒……在多位同知与绅士的努力下,书院得到延续与发展。

古城与书院

翻开雍正和光绪年间玉环城的地图,你会发现,两个时期玉环城的形制和布局大体一致。若以中青山脚下的同知署为坐标,环山书院便在它的西南方向,靠近城池四大门楼之一的永清门。

走在修缮一新的西青街历史文化街区,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可能很难找到永清门和环山书院的位置。“景区里,通往瓮城城门的街道路面上,镶嵌着六块铜牌的位置,就是永清门旧址所在地,六块铜牌上写着永清门的前世今生。现在童童幼儿园的位置,是清代义学旧址,也就是环山书院的旧址。”玉环市政协文史专员卢夏龙介绍,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青街人。

物换星移几度秋。当年玉环厅城建立后,城内生齿日繁,建筑林立,修起了桥梁道路,形成了大街小巷。其中一条连结靖海门(东城门)与永清门(西城门)的大道被叫做黄旗大街,而在永清门外,居民们贩鲜聚市,清同知陆玉书诗中“清晓城门扇扇开,贩鲜人趁海潮来。黄鱼白鲞同虾蟹,都把樵苏换得回”的街市,便是西青街。如今老街虽换了模样,但繁华依旧,灯火璀璨。

上百年前,某个清晨,城外那些向学而来的生员和童生,曾跟随涌动的人潮,穿过咸腥的街巷,从西溪桥头一路走到永清门,跨过永清桥,兴奋步入环山书院,憧憬自己的未来;住在城东的人则沿着黄旗大街,踏过青石路,经过厅署府前坛来到书院。路口亭棚悬挂着的一盏盏“天灯”,曾照亮过他们通往知识和前程的道路。

对知识的向往,对科举的追求,让这座孤悬海外的岛屿,从“规模草创,文教未兴”发展到“家弦户诵,士风蒸蒸日上,且有领乡荐、捷南宫、干云而直上者”。可以想象,这座土地贫瘠,民众疾苦,老师宿儒足迹罕至,且世人家中鲜少藏书的孤岛,发展教育和科举之路,十分不易。

环山书院之前,玉环仅建皆山书院、平山书院(后改名为丰山书院,俗称上青塘书院),之后又陆续建有学海书院、天香书院(后改名为玉海书院)、凤鸣书院等。人们在书院里读书讲学,传授举业,筹备科举。书院承载起育才化俗的作用,成为培养当地灵秀之基石。而位于玉环厅城内的环山书院,其位置和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随着玉环经济、人文日益发展,书院开设得越来越多,学子也逐渐增多。彼时,关于厅学、考场及训导署等一系列科考相关的事宜,也被陆续提出。

乾隆二十年(1755),绅士潘光辉等人提出“请设玉环考试”的请求,并自愿献出良田十亩为经费,玉环终于开设了考场。嘉庆六年(1801),乡绅戴全斌等人呈请捐建厅学,用于培养本地人才。到了嘉庆九年(1804)的五月,厅学终于落成。道光二十二年(1842),贡生林植三认为玉环没有考棚,每次参加童试的人还要自己准备桌椅,十分不便,因此他慷慨捐赠白银3000两,于学宫东首独建考棚一所。

在玉环一群热爱家乡和热衷教育的绅士、学子的推动下,考棚、明伦堂、孔庙被一一落实,玉环学宫的完整格局也由此形成。当我们翻开光绪年间的《玉环治图》,可以看到,此时城池的南部,靠近镇远门(南城门)的位置,新增了圣庙、明伦堂、考棚、射圃、学署等。

学宫的落成,对环山书院的学子们来说,有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和考试条件。光绪六年(1880)后,环山书院也被迁入了学宫考棚(今环山小学状元桥校区)内,平时学子们来此念书上课,科考时又作为考场使用。

光绪二十八年(1902),根据清政府颁发的《钦定学堂章程》,环山书院改为环山中西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废除,学宫也随之废止。到了民国时期,学宫的部分建筑被作为办学场所。其中,东首考棚被“环山”继承,继续发挥教育功能,并延续至今。西首孔庙相继创办了县民众教育馆、玉环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停办)。1960年前后,学宫的建筑渐渐荒废,改建为县公安局和县中心小学(1963年,学校称玉环县中心小学)。再往后,学校又经历改名。直到1991年,校名恢复为玉环县环山小学。2017年5月,随着玉环撤县设市,更名为玉环市环山小学。

如今,走进环山小学状元桥校区,不见旧时庙殿,唯有昔日学宫内的“状元桥”和“泮池”,依旧静静矗立在校园内。这座始建于清代嘉庆八年(1803)的古桥,曾见证了学宫之兴,见证了莘莘学子的勤奋苦读,现如今依旧守护着一代又一代逐梦学子们。

良师与益友

同治九年(1870)秋,来自黄岩的王咏霓参加庚午科浙江乡试,考中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后,他受邀来到环山书院担任山长。

在环山书院任教期间,王咏霓不仅严谨治学,制定了《环山书院学规四则》,对在校生童的学习作了详细规定,还颇有兴致地留下了许多描写玉环山海风貌和风俗人情的诗。

闲暇时候,王咏霓没少去玩玉环的胜景。中青岭、玉蟾池、虬树坡、棋枰石、芝药圃、捣药臼,作为玉环“必打卡”的景点,这些地方都留下了王咏霓的吟咏诗篇。

除了这些诗外,王咏霓还写了不少有关玉环地方风俗的诗,比如“髻样低低碧似油,近来梳得背苏州。玉珰珠珥寻常见,只少双鬟学凤头”,记录了当时玉环妇女的流行发饰和装扮;又如“露华凉浥豆华棚,二十亨亨月一更。郎自南人侬北祖,枕边私语不分明”,则展现了玉环乡野风情以及夫妻间因地域不同造成语言不通的生动画面。

除王咏霓担任过书院山长外,比较出名的,还有蒋乙藜、陈保厘等。

光绪二十五年(1899)前后,玉环东门人蒋乙藜曾主讲环山书院。蒋乙藜身上最大的“标签”,是他考取了清光绪五年(1879)中式举人第六十四名。

而陈保厘,则算得上是环山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陈保厘任职期间,经历了环山书院走向新式学堂的全过程,先后担任了环山中西学堂堂长、玉环县立两等小学校校长。后,他又被任命为玉环县劝学所所长,负责全县教育事宜,积极推进玉环教育事业发展。

至此,“环山”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在此之前,环山书院是培养科举人才和交流学问的重要场所,进入新时期的环山小学,在历史的选择下,成为了革命思想传播和红色精神传递的摇篮。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在董仲升的带动下,环山小学培养了吕平、杨炎宾、陈增佳、董南才等一批进步青年。

“我念小学时,董仲升在环山中心小学教书。后来我在玉环简易师范学校读书,董仲升是我的班主任,他负责教语文和图画,跟学生们关系很好,很爱护学生。”董招春回忆道。今年已经92岁高龄的董招春既是环山小学的校友,也是环山小学的退休校长,多年来他一直专注玉环党史、文史、地方志的研究编写。

董仲升曾赴海外执教。在海外,他积极参与反殖民斗争,支援祖国抗日。1933年,当他再次回到祖国时,带回了百余册的进步书籍翻译本,并且选择又一次回到环山小学执教。

在环山小学任教期间,董仲升给学生讲国家大事,鼓励学生阅读进步书刊。这些珍贵的书籍和先进的思想,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青年教师和进步学生的心中,之后他们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董仲升出任玉环县立民众教育馆馆长,利用这块文化阵地,来传播进步思想。当年,董仲升在民教馆举办初中文化补习班,免费招收杨炎宾等青年十余人,同时引导他们秘密组织读书会。

1936年秋,董仲升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董仲升的授意下,杨炎宾等人创办烽火社,出版《烽火》刊物,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而后,玉环县第一个抗日团体——“城区战时青年服务团”也在该年11月成立。1938年4月,董仲升介绍吕平、杨炎宾入党,并成立抗战时期玉环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玉环县支部。在董仲升的带动下,玉环这片土地也燃起了红色的希望之火。

董招春在他编撰的《追寻红色足迹 共忆峥嵘岁月——环山小学的红色印记》里曾这样描述这段历史:“抗日战争初期,这里成为玉环县重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发祥地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活动中心……这座镌刻着红色记忆的校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革命故事。”

如今,百年环山,斗转星移,但青山不老,万山红遍。

自两百多年前,开设义学,兴官办教育始;又创办书院,怀抱人才,群英济济;又修建学宫,气势雄伟,文蕴壮观……还有那些风云动荡的岁月,曾有一批人追寻革命理想,成就了闪耀百年的红色星火。这些过去塑造了这所校园的精神内核,激励着环山人未来笃行不怠。

(董招春、卢夏龙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玉环古志》《玉环县教育志》《玉环县城关镇志》《玉环人物志》《追寻红色足迹 共忆峥嵘岁月——环山小学的红色印记》等

2023-08-3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2198.html 1 3 环山书院:穿过厅城,徜徉学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