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司法局党总支专职副书记 陈烨青
一、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融入“重要窗口”建设、融入“最多跑一次”服务精神内核,无缝隙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一是职能科室标准化入驻。随着黄岩区矛调中心设立,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同时带动法律援助、行政复议、人民调解、律师管理等职能科室一并入驻。二是办理流程规范化运作。经联合受理大厅统一取号、登记接收,通过扫描录入、派单调解,落实进度跟踪,形成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运行架构。三是多调联动机制顺畅。加强与入驻中心的法院、检察院、劳动仲裁、信访等单位(部门)的沟通协作,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格局,统筹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仲裁、公证等工作职能和资源,凝聚化解力量统一解决在案诉求。
二、聚焦大数据系统智慧应用,高质量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一是诉求传达“掌上办”。黄岩区矛调中心自主研发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诉讼等20项服务为一体的“善治永宁”平台系统,使矛盾纠纷解决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型升级。二是矛盾纠纷“线上调”。完善系统布局,以微法院、“浙里调”“掌上非诉”等信息工具为载体,实现矛盾纠纷的跨行业、跨层级、跨时空集中管理和分散化解。三是案情发展“网上控”。联通“基层治理四平台”、省人民调解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多系统信息数据,实行线上数据综合评估机制,预判矛盾纠纷发展方向,研究制定提前性应对措施,确保精准施策,最大限度实现矛盾纠纷“无声无息”化解在源头。
三、探索贯彻“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全方位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一是深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发挥全区各司法所、调委会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聚焦重点时段、重点人员、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二是实现矛盾纠纷应调尽调。专人端口负责审核案件是否可调,对于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矛盾纠纷,在征得当事人意愿后一律适用调解前置,努力实现受理案件应调尽调,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调解目标。三是提高调解服务专业化水平。培育推广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全区共建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372个,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100名,派驻调解室12个。重点抓好人民调解队伍品牌化建设,依托辖区内名家调解室,增强调解工作公信力与美誉度,为群众提供权威性、法理性的调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