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要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对新征程上各级党校加强从严治校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从严治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治校办学一以贯之的理念和观点,清廉文化是系统贯穿和推动全过程、全方位从严治校的思想保障。研究和加强新时代党校以清廉文化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校,要求各级党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从严治校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着力建设清正廉洁实干的教研队伍,着力提升教学管理和作风建设,着力涵养崇德尚廉拒腐的清廉文化,切实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走在前、作表率。
一、立规矩明纪律,提高站位打造清廉党校,形成制度规范的长效工作机制
党校姓党,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党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取决于纪律长期得到严格执行并且不断完善跟进。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会议上指出:“只有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党校姓党原则,才能使党校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基层党校必须提高站位,牢记从严治校是坚持党校姓党、维护党的形象的基础和保证。要把从严要求贯穿学员管理之中,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管理的协同机制,贯彻好《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等各项管理条例,将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识别和任用干部的依据之一,形成有序有效有力的学员管理闭环。要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紧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笼子,在不同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主题前有着严格统一的教学纪律。要结合基层党校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细化健全各个规章制度,通过严明的规矩纪律,维护廉洁文化的政治生态,进一步焕发廉洁党校建设持续而强大的生命力。
二、强作风带队伍,立足本位建设清廉党校,优化严以治学的教育培训布局
党政干部是人民群众尤为关注的群体,而党校的校风、干部的作风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校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基层党校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思想,以清廉文化为指引,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科学谋划教学专题,不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教学内容的精准度及实效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基层党校要抓住党校教师主体,带出一支支党性过硬、铸魂育人、重品格做表率的教研师资队伍,打造出一批批“拿得出、叫得响、做得到”的教学科研成果,让党校的教师和学员这两类主体都成为信仰如磐的带头人,推动良好的校风、学风、作风,增强党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推动形成地区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搭平台营氛围,找准定位提升清廉党校,厚植创新鲜活的清廉文化沃土
找准定位厚植清廉党校的文化之源,提升党校教师在主观上对廉洁文化的感知力,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引领廉洁文化建设”。清廉文化是支撑党校作为“阵地”“熔炉”重要的政治生态要素,进一步彰显的是“党校姓党”鲜明旗帜和“从严治党”的鲜明原则,推动的是党校教职工、党校学员、社会组织、民众等校内外各类群体的政治认同。在物质层面上打造清廉文化标识,紧密结合清廉文化、传统文化、地区红色资源等,丰富清廉文化阵地空间建设,经常性、创新性开展形象、直观、立体的廉洁文化主题展示。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廉洁文化阵地,让教职工和参训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拓展清廉文化覆盖面和辐射面,扎实推进集清廉制度、清廉活动、清廉成果等为一体的阵地建设。在精神层面加强“正心修身”清廉思想文化建设,通过教育引领感悟初心,使清廉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全校教职工和学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对规范治校治学治教行为、预防遏制腐败思想起到软性约束、规范导向。通过内化于心的价值判断、舆论压力和心理调适,从思想上重点解决“不想腐”问题,着力构建党校队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格局,从源头上拒腐防变,为党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文化涵养和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