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叶晓光摄 吴世渊文
农历十月十五(11月27日)凌晨的海潮,冲刷着路桥区金清镇白果山岛的海岸线。
清晨五点,岛上的村民陈夏方起床了。他与老伴陶彩英穿上深蓝色马甲,来到白果山海堤边的石滩上。
夫妻俩提着袋子,手拿卫生钳,俯下身,捡拾漂海而来,留在石缝间的塑料瓶。不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袋。两人的胸前,别着一台记录仪,记录着这些工作场景。
陈夏方今年74岁,是岛上的环卫工人。空闲时,他作为“小蚂蚁”,到海边捡塑料废弃物。老陈爱笑,见到人,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人嘛,就是要高兴。”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袋子捆起来,扛到肩上。
接下来,他将海边收集来满满一袋的塑料瓶,送到白果村乱石岙15号——岛上的“小蓝之家”。
“小蓝之家”,是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站点,全省一共15个,台州就有11个。白果山岛站点,是去年8月成立的,站点负责人邱普法,是一位热心的公益人士。他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陈夏方所捡的塑料瓶。
“市面上,塑料瓶一斤收7角钱,我们这儿一斤收2元。”邱普法拿出一个记录本,指着一笔笔数目,“9月以来,老陈共送来塑料瓶1233斤,收入2466元,比原来要增收1600元左右。”
而像老陈这样的“小蚂蚁”,岛上还有5个,都是当地的老年人、渔民。在他们的辛勤捡拾下,白果山岛的海滩变得更加清洁,“小蚂蚁”自身也能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邱普法将一袋袋海洋塑料废弃物分拣、打包,销售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废弃物,被转运至湖州市安吉县的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经过清洗、融熔、过滤,变成了一粒粒大小均匀的再生塑料粒子,可广泛用于纺织品、包装、汽车零部件、数码产品等的生产。
原本海洋塑料废弃物,经过收集、储存、转运、再生、制造,变成了日用商品,流入到市场上。这一变废为宝的过程,称为“蓝色循环”。
10月30日,“蓝色循环”获得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该模式之所以获得联合国的青睐,在于全过程的可视化追溯。其数据的可靠性,主要来自于蓝景科技的区块链认证和物联网技术。
不久前,邱普法送给陈夏方一件马甲。马甲上,印着一个二维码,邱普法教老陈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出现了这件马甲如何从海洋到货架的全过程。谁收集的瓶子、谁储存、谁转运、谁再生、谁化纤、谁织布、谁制造,均有视频为证,一目了然。
“这件马甲,就是你从海边捞来的塑料瓶制成的,如今穿回到你身上,很合身!”邱普法这样打趣着,惹得老陈哈哈大笑。
来自法国的小伙Matthieu Frappe,中文名叫马捷,是威立雅公司的员工,也是一位环保人士。他来到白果山岛,见到了陈夏方夫妇。“谢谢你们,为海洋环境做出的贡献,你们是真正的地球卫士。”马捷说。
截至目前,“蓝色循环”项目有237家产业企业、1.02万艘船舶参与,累计收集者6.18万人次,收集处理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说:“‘蓝色循环’展现了创新性治理方案切实有效,启发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和塑料的关系,展示了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可能性。”事实上,“地球卫士”的奖项,不光颁给政府与企业,更是颁给千千万万像陈夏方这样,在海边默默无闻捡拾垃圾的“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