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告诉你,台州人有多爱戏曲

戏迷用手机记录选手排练过程。

戏迷们展示存放的演出照片等。

缪新斌表演《荆钗记·见娘》。

金佩玉表演水袖功。

陈志刚在直播。

台传媒记者诸葛晨晨

日前,第二届台州好唱腔大赛圆满收官。这场赛事始于8月份,历经4个月,吸引了全市18周岁至45周岁的职业演员和戏曲爱好者踊跃报名。

比赛期间,记者跟踪采访多位选手,发现台前幕后的故事,无比精彩。


『  赛场剪影:戏里戏外皆故事  』

如果要用一个词评价第二届台州好唱腔职业演员组赛况,多数工作人员、评委、观众可能都会提到“很卷”。

此次决赛的伴奏乐队领队金立刚告诉记者,演员们挑战的剧目与时俱进,都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等专业院团新创排的版本,“台州民营剧团的演员们展现了超强的学习能力,为了呈现更好的舞台,大家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剪影一:强强对决

本次职业演员组决赛选手,都是唱做俱佳的中坚力量。高人气选手如小生缪新斌、叶露丹、洪董艳慧,花旦葛小玉、于利娜等。

其中,80后选手缪新斌和刘林林曾参加2022年“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斩获大赛B组金奖和银奖。这次台州好唱腔大赛,两位再度同场竞技,最终刘林林获冠军、缪新斌获亚军。

缪新斌出生于福建,其父亲是京剧演员,耳濡目染下,她从小就展现出戏曲天赋。19岁登台的缪新斌,凭惊艳的扮相、扎实的唱功,很快成为当红小生,收获粉丝无数。

刘林林出生于河南,科班出身,原是一名豫剧花旦演员。2010年,刘林林来到台州,开始接触越剧。她从跑龙套做起,克服跨剧种、跨行当、语言等种种难关,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小生演员。“这次大赛,每一位选手们都彰显出专业实力,我能获得冠军非常幸运。”刘林林说。

剪影二:追星现场

11月30日下午,演员组选手进行赛前走台。台下,几位年轻戏迷举着手机,记录小生叶露丹的排练过程。

这位95后演员科班出身,目前就职于台州市桔香越剧团,一年演出300多场。

粉丝们的手机里,存了上千条视频和数千张照片,是她们追看叶露丹一场场演出的最好证明。有的戏迷还把视频转成音频,“这样就能随时听到她的歌声了”。

叶露丹擅长尹派、陆派,在台上演绎了何文秀、许仙、吴南岱等多个“玉面郎君”角色。老粉丝小卢告诉记者,叶露丹一直以合格演员的标尺要求自己。“哪怕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坚持每日练功以及复戏。这也是大家欣赏她的原因。”

好唱腔决赛现场,叶露丹凭借拿手戏《白蛇传·断桥》摘得季军。她演绎的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排的版本,展示了干净利落的身段、优美动听的唱腔、文戏武唱的特色。为了精益求精,她曾多次拜访戏曲名家学习唱腔、武戏,“《白蛇传》这部戏,我已经磨了四五年,希望每一次都有圆满的亮相。”叶露丹说。


『  戏迷选手:追梦戏曲不停歇  』

在台州好唱腔的舞台上,戏迷选手与戏曲相伴的故事,生动讲述了越剧艺术正深入到更多人的心中。

亮眼男小生

本届大赛呈现了多位青年戏迷为梦想乘风破浪的景象。临海的陈志刚、三门的陈建男,是为数不多的男小生。

26岁的陈建男毕业于专业艺校影视表演专业。在赛场上,他身材高挑、扮相亮眼。

2021年,陈建男毕业回到家乡,加入三门县文化馆越韵飘香戏曲协会,开始活跃在当地戏曲群文舞台上,并小有名气。“如今,为我们戏迷票友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我也会在戏曲艺术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

00后陈志刚是一位抖音戏曲主播,目前拥有40多万名粉丝。

中学时期,陈志刚一心想考艺校追梦戏曲,但这一决定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

未能走上职业道路,但陈志刚从未割舍下这一爱好。2021年11月,他抱着试试的态度,在抖音做起戏曲主播。

每晚7点半,陈志刚准时上线,靠着一支简易耳麦、一部手机唱个把小时,有时还会反串装扮成花旦,作为“粉丝福利”。

渐渐地,在互联网上,他找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收获一大批粉丝,有了可观的直播收入。

陈志刚期待,还能拥有更大的舞台,“我鼓足勇气报名线下比赛,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今年,他报名了2023台州“奥特莱斯杯”越剧新星大赛,获得银奖,并在这次台州好唱腔赛事崭露头角。“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如果热爱就去追梦,不要让自己徒留遗憾。”

热爱创造奇迹

在好唱腔舞台上,也有戏迷用实力证明,热爱可以创造奇迹。

80后花旦演员金佩玉、70后小生演员牟春敏,分别报名戏迷爱好组和职业演员组,挑战《陆文龙·归宋》《情探·阳告》曲目。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美丽的水袖花、翻身抢背、趟马、劈叉……她们一次次挑战高难度动作,这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努力与毅力。

2017年,金佩玉参加第一届台州好唱腔戏曲演唱大赛。职业演员们的精彩武戏表演,让她意识到,“越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这时,金佩玉35岁。

她先跟越剧武旦牟丹学习把子功,后跟临海市文化馆原馆长钱柳柳学习水袖功。平时性格柔软的金佩玉,一练功就“特别虎”。折子戏《蝴蝶梦·劈棺》中有大段的高难度动作,齐腰的桌子,要飞腾上桌,完成繁复的唱腔后,还要从桌上翻下来,她说来就来。

每次排练结束,小腿总会留下淤青,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如今,金佩玉已经掌握了《蝴蝶梦·劈棺》《狸猫换太子·拷寇》等能文能武的折子戏。

资深戏迷牟春敏也是在30岁左右开始学习武戏,先后跟牟丹学习把子功,跟乱弹武生周根苗学马鞭、刀枪等。

2021年,牟春敏成立了台州路桥承越艺术团。“这是一个由戏迷组成的剧团,目前有30多位戏曲爱好者,大家身处不同行业,因为共同爱好聚在一起。”今年,牟春敏又加入一家民营剧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想要通过更多舞台实践,学习更多技能。”

繁荣之势

台州戏曲的繁荣,离不开广大戏迷和票友。

今年的台州好唱腔大赛,温岭赛队实力出众,陶海燕是新河镇文体联合会戏曲协会会长,谢丹波、张君芬、方美晓等是大溪镇文体联合会戏曲协会主要骨干。一直以来,她们组建了一批推广戏曲事业的“轻骑兵”,积极参与到温岭市文化馆“乡村艺校”培训、“送戏下乡”演出等群文活动中。

戏唱得好,还得会“吆喝”。

表现同样亮眼的玉环赛队,刘霞芳获玉环首届“好唱腔”戏曲大赛金奖,王霜霞获戏曲爱好组冠军。

她们都是玉环市越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小分队成员,常年参与“送戏下乡”演出,积极宣传和推广玉环戏曲。

2023-12-07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9313.html 1 3 他们的故事告诉你,台州人有多爱戏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