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渊 /文
东湖,顾名思义,东边的湖。全国以“东湖”命名的湖泊有16个,浙江就有3个,景致各不相同。如绍兴东湖,山明水秀,岩奇洞幽;嘉兴东湖,九河汇聚,如九龙戏珠。而临海的东湖,湖山一色,一派园林景观。
临海东湖,位于崇和门以东。清代大学者俞樾曾游东湖,写道“好山好水,出东郭不半里而至”。
好山好水,有多好?四山环抱,一水如镜,有堤以分里外湖。外湖之中,有湖心亭,杰阁三层,颇极轩敞。亭后一平桥,曲折以达。于堤桥之半,亦有小亭,署曰“半句留处”。(《春在堂随笔》)
俞樾很喜欢东湖景致,因而评价:“杭州有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
和西湖一样,东湖亦是人工湖,起源于宋代。时针拨回一千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地,汇东北诸山之水,人称“山水窟”。
端拱二年(989),台州知州张蔚在此建船场。景祐年间,船场废弃。到了嘉祐年间,知州徐亿将这里开辟为水军营地。
当时,台州城常受水患侵袭。每当阴雨霖霔,或山洪暴发,或江水倒灌,一旦城墙失守,城内百姓便遭了殃,以致于人们谈水色变。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呢?
熙宁四年(1071),53岁的钱暄知台州。钱暄,字载阳,钱塘人,吴越国第五代国王钱弘俶之孙,为官仁厚。他一下马车,就访民间疾苦。大家都说,苦洪水久矣。于是,钱知州下定决心,要从根子上治理水患。
在农业社会,治水是主政者的一大职责。熟读四书五经、典型“文科生”的士大夫们,治起水来却毫不含糊。我们熟悉的文学家苏轼、范成大,以及台州籍名臣罗适等,都是不折不扣的水利专家。
钱暄治水,分三步走。第一步,累石筑城墙。将东城墙内迁,把“山水窟”划出城外,对城墙进行整体修筑、加固。第二步,凿湖受众水。洪水一旦漂溺,无处可去,就横冲直撞,祸害人家。钱暄率众人在“山水窟”凿湖,与南边的灵江相连,起到蓄洪作用。第三步,取土堤城东。凿湖势必挖出来许多土石,这些土石,正好在城东筑堤坝,形成一条防线。
待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完工,钱暄蓦然发现,这片人工湖,居然如此美妙——“疏就湖山秀气浓,花林茂列景争雄”“环嶂鹭行飞早晚,平波鱼阵跃西东”。于是,他在湖心汀洲上盖了一座“共乐堂”。所谓共乐,即东湖能为全城百姓所共享、游乐。
晴好天气,人们结伴出城东,赏湖光山色。钱暄也来到“共乐堂”,他心情大好,管弦交奏,宴请宾客。游人们在水湄歌唱,赞颂钱知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庆元三年(1197),知州刘坦之将“共乐堂”改称“知乐堂”,老百姓不管,照样称“共乐堂”,可见钱暄在台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往后,经萧振、向汮、江乙祖等几位知州开辟、修浚,东湖逐渐成为台州最大的公共园林,引来文人骚客争相吟诵,尤以夏日荷花诗闻名。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有《东湖看花呈宋愿父》诗云:“团团堤路行无极,一株一步杨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鬓边簪不得。”
东湖美景,引来风流人物。南宋初年,宰相吕颐浩寓居台州,在州城东郊筑“退老堂”。堂在东湖旁,与灵江相近。老丞相在此,官员、文人们便登门拜访,一见面,免不了吟诗作对,李纲、汪伯彦、陈公辅等三十一人,就为“退老堂”作诗。
南宋参知政事贺允中退休后,也住在东湖附近。他以唐诗人贺知章自况,并借其“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命名东湖后湖为小鉴湖,在湖畔建占春堂、枕流亭、漱石亭等,传为佳话。
渐渐地,东湖上也传来朗朗读书声。景定三年(1262),台州知州王华甫在东湖建立了上蔡书院,这是台州有史可查最早的官办书院。
元明以降,东湖园林几度兴废。现在我们看到的东湖格局,是清代康熙以后历次疏浚中形成的。同治十年(1871),台州知府刘璈将东湖的“一切形胜皆重修建”。这才有了俞樾眼中的“小西湖”。
而今,东湖位于临海城市中心,其轮廓方正,由堤界分成湖东、湖心、后湖三部分。湖东有伊水山庄、荣兴堂、东湖碑林等,湖心有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等,后湖有琪水园、小鉴湖、海礁苑等。
值得一提的是,海礁苑的假山,是用临海当地的海礁石叠成,而非苏州的太湖石。黢黑的礁石上嵌满了牡蛎壳,如同撒上了洁白花瓣,刚硬而凄美。这使得东湖园林有别于苏杭园林,具有浓厚的地域气质。
世上湖泊何其多哉?位于高密度城市环境中的湖泊,却殊为罕见。对台州人而言,东湖是一块来之不易的瑰宝,守护这块瑰宝,不仅是守护历史文化,也事关每一个市民的幸福感。
(题图由临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