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洲 /文
《捣练图》是盛唐时一幅重要的风俗画,为唐代画家张萱之作,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长卷式的画面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妇女扯绢时用力地微微后退后仰也被表现出来。在画面中段络线、缝制的场景中,一人席地而坐,一人垂足而坐,这两人的坐姿不由得让笔者联想到古代坐具的发展过程和坐姿的演变。
穴居生活时期,人就地而坐,文明礼仪的概念尚未出现。往后发展,人们掌握了编织技术,能够“结草成席”,用以坐卧。到西周时期,形成了“五席”制度。古代行大礼时铺设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缫席、次席、蒲席、熊席,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坐不同的席,席成为礼仪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到了战国时期,在席的基础上,略高于地面的专用坐具开始出现。贵族们为了体现自己的特殊地位,遂将坐席向精细化发展。到了西汉时期,这种经过精心加工而成的坐具被称为“榻”,相当于加强版的席子。后来榻传至日本,慢慢演化成了现在的榻榻米。早期的榻比较小,只能当成坐具,后来慢慢被加长,成了既可以坐,也可以躺的家具。宋太祖赵匡胤所说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便是指这种卧榻。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胡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开始采用垂脚坐姿与新型坐具。当时出现了高型坐具,如筌蹄、胡床等。
筌蹄,也称筌提、迁提、先提,是墩形坐具,流行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最开始是讲经者所坐,后来成为了富贵之家的常见坐具,我国后来的绣墩便与之有密切关系。
胡床,最初为游牧民族骑行途中休息使用,后传入中原,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使用较广,是富足人家的家居必备。胡床的“床”依旧是指坐具,其形制为一把可折叠小凳,类似如今的马扎,因小巧易携带的实用性,备受欢迎。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指什么向来争议不断,有学者认为就是坐具胡床。
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后来发展演变有了靠背,即交椅,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坐交椅乃是身份、地位的高贵象征。正因为交椅有如此特殊作用,所以“坐第一把交椅”,就成了首领的代名词。
胡床打破了人们席地而坐的传统观念,开启了垂足而坐的风向转变,直到宋元时期才完全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席地而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国传统家具种类百花齐放,品类繁多,特别是明式家具的出现,成为了“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