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卢珍珍
无论“特种兵式”旅行还是城市漫步,去景点拍照打卡留念,已经无法满足部分年轻人了。
相比拍照,有人更倾向于一枚小小的印章。他们习惯在景区的售票处、文创店寻找,拿着盖章本,集齐每一枚文创印章,成了旅行中最大的满足。
盖章,是为了纪念一次旅行。但对于部分集章爱好者而言,他们的旅行故事,早已围着集章展开。
一章一纪念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当50位欧洲艺术巨匠的真迹,出现在杨女士眼前时,她觉得这趟旅行值了。这是年初,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一场美术展。
博物馆里,临海的杨女士第一次接触到了各色各样的文创印章。现场,她买了一本博物馆参观护照,盖上印章,成了她此次观展的纪念。
“盖了几个印章,你就想集齐所有,就像玩游戏要集齐所有皮肤一样。”当天,以盖章为路线依据,她陆续集了5个点位的章。
上海之旅回来后,杨女士有了新的爱好,集章。
年初,集章风潮还未涌向台州,各地文化场馆推出的印章,也十分有限。考虑到时间和成本,杨女士把集章地落在了温州。
“当时温州各地博物馆联动推出一个集章活动,每到周末,我就跑去温州集章。”提前做好攻略,连续两个多月时间,杨女士把温州角角落落的博物馆跑遍。这几乎是“特种兵式”集章,最极致的一次,她依靠公交一天辗转了3个县的博物馆。
这种痴迷,近乎狂热,受虐的还有她的钱包。“路费、食宿,其实花了很多钱,我不敢仔细算。”
后来,杨女士也去宁波、杭州集过章,直到台州各地陆续推出文创印章。11月份,她整理了一份台州盖章集合,里面罗列了各地可以盖章的点位,共有53个。
通过盖章,杨女士也重新认识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
“上星期临海有个城市诗歌节活动,通过点位盖章,我才算真正意义上认识了临海。”西门街的安逸和烟火气,让她感受到了古街的原汁原味。
有个打卡点位,设在西门街一家卖青草糊的摊位上,摊主是一位老人。如果是平时,杨女士并不会太在意,但那次,她在摊位旁静坐了一会。“在老人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时光的流逝。”这是集章最有意思的部分,一座城市的不同文化符号,用一枚枚印章承载着。
在集章的群体中,既有年轻人,也有小朋友。也有人会加入集章群,通过互换,获得自己心仪的印章。
只要说到集章,路桥刘女士的两个女儿,就会提起精神。自从在台州市博物馆接触到文创章后,不爱出门的女儿,有了动身的理由。
“一个印章浓缩了当地景点的特色,回来之后,我们经常会翻一翻。翻到这个印章,我们就会想起自己去过的地方。”今年暑假,当朋友前往西安,问刘女士的女儿想要什么礼物时,两个女儿同时说:“帮我们盖章!”
集章式旅游
在某社交平台上,“博物馆集章”话题下有超过3万篇笔记,内容有集章爱好者们分享的集章成果、体验,以及印章款式、盖章地点、路线等实用攻略。
出门旅行,携带一本盖章本,是集章爱好者的基本素养。
以前,他们会通过一枚印章,来记录旅行。但现在,他们会根据景点中的印章数来安排行程,只是为了能更加高效盖上印章。
10月底的一个周末,当刘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宁波有场盖章大会时,她心动了。家里读初中和小学的两个女儿,火急火燎地在夜里把作业完成了。
第二天,她们乘坐动车,开启了集章式旅行的一天。
“一天走了7个点位,盖了200多个章,本子盖了两本。”单单天一盖章大会现场,她们就盖了108枚印章,路牌章、特色水果章、地标章、红楼人物章、水浒人物章等。
从早上8点出门,到晚上10点回家,这一天,她们的目光都聚集在印章上,被刷爆的还有她们的步行数。“这一天孩子们不断在问,哪里还有章,连吃的都不关注了。”一开始集章只是孩子们的乐趣,后来,85后的刘女士也加入了盖章行列。
除了宁波,刘女士还冲着“十二城联动生肖章”,带着孩子游了一趟绍兴。
“一来看看风景了解人文,二来吃吃小吃,三来练练胆子。”刘女士观察过,这几次出游,孩子会主动参与到旅程中,她们甚至可以自己跟着导航,搜索路线去寻章。
当各地旅游景点陆续推出文创章后,不少纪念章慢慢从免费自助变成了“限定消费”。这种消费章常见于文创店铺中,往往是由商家、景点的文创品牌自行设计,用于吸引集章打卡的游客。
“有些章免费,有些任意消费就可以盖,也有些要消费到一定额度才能盖章。我们去绍兴旅游那次,在鲁迅故里的一家邮局里,需消费120元,才能盖店里所有的章。”刘女士回忆。
集章带来的人流量,让景区或公共文化场馆,不断推出新印章。为了流量,景区预告中推出的一套印章,往往也会逐个上新。为了凑齐印章,集章爱好者们,只能多跑几趟。
“台州市博物馆推出的18个文物章,我错过了上新时间,后边分批次上章时我又很忙,再到后来它就变成哪个有油墨就上哪款章。”对于杨女士来说,凑满18个文物章,她要去博物馆很多次,“三个星期的周末,我就凑了3款想要的章”。
别偏离初心
在这波集章热潮里,有人一直往前冲,也有人开始“悟了”。
玉环23岁的小邵,是一位集章爱好者。“我会尽可能在旅游中把章都盖完,如果没盖到就算了。现在已经想开了,集章只是顺带的事。更何况,章一直在生产,根本盖不完。”集章让小邵一度十分痴迷,她加入了一个集章群,和五湖四海的爱好者们互寄。“有人会不理解这种行为,但在集章群里,我会遇到共同爱好的人。”
之前,小邵也在社交平台上,找人代盖过杭州亚运会推出的61个章,“对方没收钱,但是她花了时间,最后我出了邮费。”
代盖章,是集章潮延伸的商业行为。一方出钱,一方帮忙代盖章。
“代盖章,只是为了集章而集章,它已经失去了盖章的意义。”杨女士并不看好代盖章这种行为,事实上,它还损害了真正集章爱好者的利益,“盖章人太多时,盖章区域就会出现拥挤。”
冲着自己的热爱,往往也会出现不理性的行为。有人远道而来,盖了章就走,不太在意馆内的风景。
“集章旅行中,一天的行程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为了赶上博物馆的下班时间,前几个景点难免走马观花,这和我集章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杨女士也反思过,和她一样的集章爱好者们,集章初衷是否依旧纯粹:走访一个景点,通过盖章这一仪式感,留下旅途中难忘的体验。
小邵告诉记者,经历过走马观花式集章旅行后,现在的她更加理性看待“集章”这件事,“如果对这个景点没兴趣,哪怕有章,我也不会去。”集章是旅行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