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十年爱心编织 情暖困难群众

台传媒记者章雪瑶

冬日里,若能戴上一顶毛线织成的帽子,一定倍感温暖。最近,三门县海游街道救助站的困难群众就收到了当地“织女”亲手织就的爱心毛线帽。

这群“织女”,是以“针织达人”朱莉莉为首聚集起来的爱心编织团队。2014年至今,她们已连续十年义务编织帽子、围巾、衣服等,送给三门困难群众,用手艺传递爱心。

三门县城老街一家叫“浓浓”的手工编织店,是“织女”们的“大本营”。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里,常挤满了人。教师、家庭主妇、公职人员……来自各行各业的编织爱好者经常聚在这里讨论编织、分享经验。

二十多年前,年仅27岁的朱莉莉下岗了。因热爱编织,她在家人的支持下经营起手工编织店。店铺开张,顾客上门购买毛线,大多是为自家老人织御寒物品。

2013年,一次义工活动,成为朱莉莉公益之路的起点:那年冬天,她跟着妇联的工作人员下乡为农村孤寡老人煮饺子。

之后,朱莉莉将义务给孤寡老人织帽子的想法告知店里的“织女”,得到大家的支持。2014年,她在妇联帮助下拿到一份“订单”——164顶毛线帽。“164”,这是当时三门全县的孤寡老人数量。“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朱莉莉说,一顶毛线帽要花费将近12个小时,仅靠她一人难以完成,“好在姐妹们都愿意帮忙,陆续有60多人参与进来,前前后后织了近3个月才完工。”

帽子织好后,朱莉莉又和几个织女跟着妇联和乡镇干部,进村入户,挨个敲响房门,将一顶顶用心编织的帽子送给老人。

第二年,她们又为当地的几十位残疾人送去帽子。此后,服务对象不断拓展,除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外,还有环卫工人等特殊岗位职工。

爱心编织队伍从最开始的10余人,增加到200余人。68岁的王阿姨和朱莉莉是老朋友了,多年来,她常帮着朱莉莉编织爱心织物,还一起去各社区、乡村开展义务编织教学。去年新加入的叶爱苹,她刚在寒潮前帮忙赶制了一批帽子,送往健跳敬老院,她说,“自己的举手之劳可以温暖老人整个冬天,特别有意义。”

这份温暖传递了十年。“只要有需要,我还是会继续提供毛线和工具,组织大家进行爱心编织。另外,我还想为儿童和编织爱好者们开设免费编织课,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朱莉莉说。

2024-01-06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91479.html 1 3 三门:十年爱心编织 情暖困难群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