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许灵敏
“你今天手艺好,赚得快。”“还是你厉害,这个月工资比我高。”“大家都不错了,都知足吧。”……
年关将至,记者走进黄岩区院桥镇“裕民”共富工坊,这里笑声朗朗,你追我赶,一片繁忙而快乐的景象。近两年来,黄岩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实施生态共富西部振兴战略,以激活乡村闲置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各种赋能手段,全力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
消纳“闲散劳动力”
定向招工提供就业帮富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和交通信息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一部分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闲散在家,成了乡村致富的难题和困境。
院桥镇新岙里村西合自然村,人口4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外出经商、打工或在外地种植西瓜,留下的除了一些学龄儿童和丧失劳动力的孤寡老人,还有60多位闲散劳动力,其中大部分是缺少文化的妇女。
从2021年开始,院桥镇在这里设立“同心博爱共富基地”,引进台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浙江亿美科技有限公司,盘活村闲置的办公楼,创立“裕民”共富工坊,实施定向招工,即专门招收本村留守村民,不定时上班,加工操作简单、干净便捷的居家塑料制品,实现家门口“无卡就业”。
“一个月八九千吧。”从贵州嫁到新岙里村的苗族青年陈海妹,丈夫在家种植杨梅有不菲收入,她在工场负责缝纫岗位,一年收入超10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据统计,“裕民”共富工坊年产值超千万元,现在工坊里自由上班的村民55名,每月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单在2022年,工坊就发放工资150多万元,村集体租房收入近5万元,达到村民、集体、企业三方共同富裕。
瞄准“闲废农产品”
竹筒饮品实现文化润富
黄岩区屿头乡的柔川4A景区,随着知名度的逐步提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尤其是沙滩老街,经过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的精心设计和打造,乡村旅游更是一片红火。
但是,老街除了几家销售炊圆、馒头生意兴旺,吸引游客驻足购买消费外,大部分时间,游客都是“穿肠而过”,缺少休憩、交流、放松的场所。
去年9月,屿头乡协调合适空房,寻找文化投资人,并参与出谋划策,在老街中心地带创办“乡村书院”,除了为游客提供歇脚、休闲、放松的场地外,吸引周边孩子看书和亲子活动。
同时,书院利用周边闲弃的毛竹资源,制作成竹筒饮品,包括竹筒奶茶、竹筒咖啡,并采用数字打印技术,在竹筒上印上黄岩五洞桥等宋韵文化元素,既吸引游客消费兴趣,又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活血共富。至2023年年底,书院已销售了上万只竹筒饮品,实现了物质精神双丰收。
激活“闲置公用房”
工坊产业园带动平台创富
在新一轮行政村撤扩并后,农村教育资源不断整合,包括屿头乡在内,黄岩西部山区留下诸多的公共空置用房,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长期闲置,形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为此,2020年,在黄岩交投支持下,屿头乡将闲置十多年的三联小学,改建为三联工坊产业,引进技术专家,建立以二产加工为核心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瞄准健康前沿产业,将西部山区中药材、芳草丛等一产种植向二产精深加工转化,既吸引山村优秀人才入园创业,又惠及更多周边乡村与农户。
眼下,产业园除了特色展厅、天然矿泉水等项目开启外,与浙江乡立方集团合作共建的精油加工项目也已上马。同时,优雅、清新的环境也吸引游客观光和体验,进一步促进农旅融合,从而做到真正的造血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