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才
在前往采访陈盆滨的路上,我说,还是去鸡山吧。鸡山是一个小岛,他的老家就在那儿,岛上还有一条“盆滨赛道”,以他的名字命名,永久为他设立的,也为跑步爱好者们设立。一来认识陈盆滨十几年了,我一直有个执念,就是这个鸡山小岛为啥能跑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跑神”;二来也见识下这条并不平坦的“盆滨赛道”。
“五一”假日,暖阳和煦,海风熏人,渡船满载着人群靠岸。远远地,那个肤色黝黑、挎个黑包、戴着口罩、穿深色运动服的陈盆滨,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正一瘸一拐下了船,一瘸一拐向我们走来。他上衣左胸口绣着一枚鲜红的小国旗,格外耀眼。
头天晚上,陈盆滨刚从上海回到在玉环城里的家,第二天上午,便应约赶来岛上接受我们的采访。4月28日,他在希腊参加德尔斐·奥林匹亚极限马拉松255公里比赛,夺得一个没有奖金但为国争光的冠军,中途膝盖受伤,还没好利索。高强度的赛事使得他身体状况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一路上不停地咳嗽。当天午饭时,他坐我边上,吃着吃着我发现他不住地打盹,一定是太累了,又没休息好。
可饶是如此,他仍然践约前来受访。其实,只要他吱一声“另约时间吧”,我们也会欣然同意的。这令人不无感动:他早已是个闻名海内外的体坛大明星,却依然保持着十几二十年前初出道时的朴实本色。单位里采访过他的记者都心有体会:每次采访陈盆滨都很好约,也很配合,只要他有时间。陈盆滨自己也曾说过,家乡媒体的采访,他都全力支持。还有一件同事告诉我的小事,见证了他的纯朴品性,当时报社台州新闻客户端邀他做代言人,他来椒江拍好片子后,单位准备派车送他回玉环,可他执意不肯,径自打车回去。
他跟我们分享夺冠的欣喜、参赛的心得、跑步的技巧。这的确是一份值得所有中国人分享的喜悦。10年前他挑战同一赛事,获得季军,照理应该不错了,但他不,心心念念要摘桂,这回十年磨一剑,梦想终成真。何况他46岁了,体能不免有所下降,比赛开始有段路还跑错了道,中途膝盖受了伤,结果却跑出比36岁时好不少的成绩,还夺了冠。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用知识在跑,在速度、耐力、呼吸和体能释放上,以最科学的、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将比赛坚持到底。我的理解是,他是用头脑在跑,而不是蛮跑,以弥补因年龄增长带来的体能不足;他不与人“比”,也就是说不被别的参赛者“带节奏”,而是挑战自我,超越人类在跑步这个领域的体能极限。这是耐力跑运动员、极限马拉松运动员取胜的秘诀。
他还说,参赛者中有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运动员。言下之意,他还会继续跑下去,继续参加国际性比赛。
无法想象陈盆滨靠怎样惊人的意志力,在极限跑的征途上斩获一个又一个旁人想都不敢想的辉煌战果。跑步,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一项最简单不过,甚至有点枯燥乏味的运动,而陈盆滨早已视之为一生的事业,他饶有兴味、乐此不疲地跑着,不断积累经验,攀登一座又一座人类跑步所能达到的巅峰。他只是小学毕业,过早地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因此他所有的跑步知识技能,都是他躬身实践、踊跃参赛的结晶。他对自己身体和体能的了解和把握,也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精准度和高度。要知道他辍学后,以捕鱼为业,却连年亏本,生计难以为继,就凭着十三四岁挑60公斤40分钟不歇肩、20来岁连做438个俯卧撑不停歇的力气和耐劲,尝试着去参加一次穿皮鞋跑的马拉松比赛,结果一炮走红,从此一发不可收。
陈盆滨不承认自己跑步有什么特有天赋,他强调后天训练,认为每个人都有跑的能力,只不过被忽视而已。的确,与他站在一起,看他示范抬腿拔脚、送胯起跑的动作,有一种简单而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爱跑的人也可能会逐渐爱上跑步这项运动。对陈盆滨来说,跑步是一种绽放体能、愉悦精神的生活方式,不存在着坚持不坚持的问题。他只不过凭聪明才智将每个人都有的跑步潜质发挥到极致,以此证明自己,为国添誉。迄今,陈盆滨夺得4个极限马拉松冠军,拥有多个令人目眩的第一:他是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在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中夺冠,成为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他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极限跑者;他还是圆满完成“100天连续跑100个马拉松”项目,从广州跑到北京的耐力跑运动员。陈盆滨以标准动作迅跑的身姿是优美的,他身披国旗站在领奖台上的身姿尤其优美。
虽然以挑战极限为能事,但陈盆滨一直坚持跑步以健康为前提的理念。唯如此,他在训练备赛的间隙,身体力行,注册公司,从事传播科学跑步和健康运动的工作,在家乡发起“盆滨赛道”就是其中点滴。身在体制外的陈盆滨,深知赢得跑步人生,除了自身努力,更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支撑,懂感恩的他要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