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 王佳丽 文/摄
打镴,是一门加工锡制品的手艺。镴器一般以生活用具、婚嫁礼器与礼仪祭器居多,如镴壶、茶叶罐、香炉等。过去,浙东人家嫁女儿,总要购置一套镴器作为嫁妆,镴器数量的多少、精细的程度,体现了娘家的经济实力。此外,在谢年、上坟等祭祀场景中,也总少不了锡壶、烛台的存在。
用镴制作的器具,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经久耐用。不过,如今镴器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打镴行业的没落,专事打镴的人也不多了。在温岭新河镇西门街上,有一位手工打镴的师傅,名叫王永福,从事打镴37年。每天,他准时到店,在灯下剪剪裁裁,嚓嚓飒飒,慢工细作,藏器于心。
打镴手艺人
镴,即锡和铅的合金。“我店里现在售卖的,都是用纯锡制作的。”王永福先是展示了一份检验报告。在过去,打镴用的通常是锡和铅的混合物,如今有毒的铅被踢出了市场。
走在王永福的店里,锡器随处可见,橱窗上、桌子上、柜子上摆放着各种样式的锡器,六角罐、八角罐、大小茶壶、烛台、暖锅等。
“一般温岭当地人家嫁女儿,会买一套锡器备婚。讲究点的会备齐,包括一对烛台、一对酒壶、一对锡瓶、一把茶壶、一个香炉、一套五祀,一共13件,简单点的也会买上一对烛台、一对酒壶和一把茶壶。”王永福介绍。
王永福售卖的锡器全部是纯手工制作的,费时费力。做好一个锡器,要经历化锡、浇板、裁剪、敲打、焊接、抛光、雕刻等多道步骤。
将锡块加热熔化成锡水,根据制作对象的不同,他会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像瓶身、壶嘴、把手等规则图案,由锡板捶打焊接而成,而如龙凤等精巧复杂的装饰图案,则由模具浇铸而成。
锡板的制作需要用到石板和麻绳。“把麻绳放在这块石板上,围成一个圈,两个石板合上,锡水从麻绳开口处倒进去,倒在绳子圈起来的区域。”因此绳子圈出的范围、绳子的粗细,决定了这块锡板的大小、厚度。
锡板冷却固化,接下来才是重头戏。王永福会将板状模子贴在锡板上,用钢刀沿模子的边缘画出线条,然后用剪刀一一剪出相应形状。随后,便是漫长且重复的捶打环节,这个过程会用上木槌、铁锤、平锤等工具,经过快捶慢移,锡器被逐渐锻打成型。下一步,把锡丝放在接口处,用电烙铁沾上松香,对接口处进行焊接。
锡器已经成型,但此时,还不能松口气,下面是关键的“美颜”环节。焊接处的凸起需要被打磨平整,锡器的表面也要进行仔细抛光,直至洁净如镜,呈现凛凛的金属色泽。接着,其他配饰也一一登场,被焊接在主体周围,为了增强美感度,有时还会用錾子在器身表面鎏金刻字。
在这个过程中,“捶打和抛光是最关键的”。如果说捶打决定了器之形,那么抛光决定了器之灵,两者皆宜,才为美。
如此反复锤炼,精雕细琢,才能成就一个作品,像制作比较复杂的五祀(包含一对锡瓶、一对烛台、一个狮子台香炉),“一个月只能做出5套”。光是制作狮子台香炉的大小部件,就需要100多个。
只见香炉盖子上的狮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要想达到这个效果,王永福得将狮子各部件的模子剪出,逐一修剪打磨好,再进行整体衔接。“狮子的身体是用小片毛发部件焊接在一起的,尾巴、舌头、耳朵用弹簧连接,动一下,它们就会一起动起来。”看起来,很是活灵活现。
香炉的其他细节,也是再三斟酌。例如狮子球,由6个铜钱花焊接而成,炉身还刻上了“招财进宝”“福”的字样,以及装饰花纹。
香炉的底部,王永福还会打上“新城王永福造”的落款,“新城”指新河城里。
这并不是一个随意的标记,只有满意的材料、满意的作品才有这个“殊荣”,“这个传统来自于我师父沈碧泉,他当年也这么做,他的打镴手艺是爷爷传授的。”
老街守店人
王永福的店位于西门街35号。
新河老街有4条,分别为东门街、西门街、南门街、北门街,东西两街一线,南北两街一线,呈十字形交叉。《温岭县地名志》记载西门街长320米、宽6.6米,石板路面,曾经沿街还有粮油加工店、国药商店、理发店等,十分热闹。
如今,老街上行人稀少。“这条街现在开着的店不多了。”王永福说,“我的店搬过两次,但一直是在这条街上。”长在这里,住在这里,生意也做在这里,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这条街了。
王永福是土生土长的西门街人。几十年前,他的师父沈碧泉在西门街上开了一家打镴店,他的家就在打镴店对面,因而从小便看着沈碧泉做活,“小时候我家里困难,家中甚至连一把镴器都买不起,看着师父店里的东西,觉得怎么这么漂亮。”
1984年,王永福进了农具厂工作。但枯燥的流水线的农具制作,无法让他产生丝毫的热情。就这样,艰难熬了3年后,他从农具厂离职,拜沈碧泉为师,成了他的关门弟子。
打造一把基础款锡壶,是王永福入门的第一个任务。“当时没有基础,只能跟着师父慢慢学,模仿师父是怎么做的,自己私下还要琢磨。”渐渐地,王永福的手艺熟练了起来。终于,当他成功做出了那个工艺繁琐的狮子台香炉,通过了师父的考验,可以出师了。
1991年,19岁的王永福在西门街开了一家自己的打镴店。换了两次门店后,在如今的位置固定下来。
“永福镴器”有两间门面,但里面的空间并不大,只十几平方米,店里堆满了杂物和锡器,屋内有些昏暗而杂乱,像是走进了一段被凝固的旧时光,让人熟悉而安心。
王永福的工作台,在靠近进门的地方,空间不算大,所有工具和设备都在伸手可触的范围。店里很安静,只有背景的电视里正在循环播放台州市博物馆为其拍摄的纪录短片。
镴器一般用于婚嫁和祭祀,“不过现在结婚买镴器的人少了,用老式祭器祭祀的人更少了”。就像被遗忘的老街一样,镴器和镴艺也逐渐走入历史。
王永福的师父收的几个弟子,也只有王永福一人还在坚持这个行当。“我喜欢做这个事情,因为兴趣,时间长了也不会烦。”他说。
王永福没有收徒弟,但培养了儿子继承他的手艺。“这么多年,想要主动拜师学打镴的人很少,就两个,都是因为家中长辈曾经做过打镴,想要重拾祖辈的手艺,但他们年纪都比我还大很多。”因此他给拒绝了。
2006年,王永福被确定为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镴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后又被评定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温岭镴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作品也被温岭市非遗馆和台州市博物馆收藏。
成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永福和他的镴器制作手艺受到了更多关注,不仅有机会走进课堂,还有一些温岭当地的孩子来他店里体验学习,“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记得这一门手艺”。
【手记】
做手艺需要创新的人,也一定需要念旧的人。
从年轻时开始学手艺,王永福这一生便与打镴绑定了。“做这些东西,就是要稳得住。”王永福绝对是“稳得住”的人。稳不住的人恐怕也不会扎根西门街,不会每天准时打开店门,点亮台灯,埋头做工,日复一日。
同时,陪伴这门“老手艺”的,也都是些“老家伙”了。
王永福分享了他用到的一些工具,“这些模子是当年我跟着师傅学的时候做的,用坏了就做新的,用了几十年。”他从一个铁盒子里掏出各种板状模子,又从另一个地方拿出青石和磨石制成的模具。
剪刀、锤子,也都是老物件了。其中,年头最久的是两把平锤,王永福从别人那里收来的,算上他使用的时间,已经有l00多年的历史了。
就连他身上的围裙,也是打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用了几十年。虽然是布材,但在经年的使用和摩擦下,竟然呈现出皮料一般的质感和亮度。
如果要造一个小小的镴艺展示馆,简直可以直接将店里的东西全套搬过去。
其实无论是打镴,还是其他“过时”的手艺,那些被时代抛下的人和物,曾经也走在时代的前列。时光荏苒,老街犹在,唯匠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