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民居:厅堂三连 光阴五百余年

曹氏民居大门为墙垣式门,上有石质匾额。陈 洁/摄

民居内的门窗雕刻颇有特色。

前门腰板花雕

台传媒记者元 萌/文 李洲洋/摄

走进天台县街头镇,主街嘉图街上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民居——曹氏民居,它是当地的知名地标。

在古代,门的设计、装饰和规格都严格遵循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反映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曹氏民居大门为墙垣式门,说明屋主人是平民。民居大门的修建,采取平民院落中最为讲究的一种街门,即“清水脊门”,外形如屋顶,由屋脊向下,搭建了两侧屋檐,使门楣显得颇为气派。从中也可看出,屋主人虽是平民,但在制度和条件允许范围内,通过装饰门楣,尽可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在大门口,3米多高的门额上,是一块长约1.75米、高约0.5米的石质匾额,上书“屏山襟水”四个大字。这块巨大匾额正面略微前倾,后身镶嵌在砖墙之内,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

大门门框高2.8米、宽1.8米,由3根石条搭建而成,门槛也是一根石条。这些石条表面均经过水磨而成,手感爽滑,衔接处严丝合缝,一根针也插不进去。

东西厢房和两侧跨院围成的院子,另开大门,与正大门并排,但规格要小。东边门高2.35米、宽1.55米;西边门高2.4米、宽1.52米,都是石质门框,门额字迹均已磨平。东边门的进门处,如今被改成了厨房,但门框仍在,因此,后人在东边门的东侧又另开了一扇门,作为出入口。

后堂通往后罩房的两个过道门,也是石质门框。这些石门,外立面一律精雕细琢,打磨得一丝不苟。虽是石质,但它的外观却显得温润如玉,给人一种手感细腻的感觉。曹氏民居的所有石门都搭配石门槛。厢房和跨院的房间门槛比较特别,是石条上接木条。

曹氏民居内的门窗雕刻也颇有特色,最精美的要数前厅和中堂的多开门。前厅南门的10扇门,保存完整,迎风板、腰枋均为花枝纹,余塞板是格子窗样式。其中,腰枋为通景设计,自右向左分别为荷花、鸡冠花、兰花、牡丹、菊花等观赏性植物,这是曹氏民居里最漂亮的门窗雕刻。

前厅北门的10扇门,跟南门基本相同。最大的区别是腰枋,由一组镂空雕的博古图组成,雕工精致、形象有趣。

中堂南门的8扇门,保存也较好。门的上端为缠枝纹,腰枋上下是格子窗式的余塞板。每片腰枋上都雕刻着一种瓜果,如石榴、桃子、佛手、荔枝等,寄托着主人家多子多孙、多福多寿等美好愿望。

中堂北门的8扇门,门端迎风板是龙头缠枝纹,腰枋是镂空雕夔龙纹,余塞板是菱形格子窗,工艺精湛,寓意深远。从研究上来说,北门的这8扇门价值最高。

在后罩房西院,家祠两侧有两个半跃门,顾名思义,这个门是“跃”在墙上的。它像窗户一样,与地面保持一段距离。这两个半跃门都是两开门,每扇门宽0.61米、高1.95米,下方石壁高0.81米。家祠西边的半跃门保存较好,东边的门板现已不复存在。

曹氏家族的故事,在曹氏宗谱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据宗谱记载,街头曹氏先祖曹宗建(字明封,号东垣)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迁居三十四都湖窦镇(属今街头镇)。他做药材生意,经营有方,在湖窦镇定居后,声望日盛。长子曹光熙(1753—1843,字克安,号彦修)是一名国学生,宗谱称赞他“乐善好施,台西第一”。清道光三年(1823),他和弟弟曹光弼(字作霖,号雨村)分别捐出白银7130两和3565两,创建当地第一所书院——蓝洲书院(街头镇中心小学前身)。

我们现在看到的曹氏民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至今留存下来的中堂墙面上创捐义学的捷报,以及中堂后壁悬挂着的“至性过人”匾额,都讲述着古民居200年来的风雨变迁。

曹家原是经商发家致富,但始终没有忘记教育子孙后代读书明理的重要性,尊师重教风气甚笃。据曹氏宗谱记载,曹家历史上考取功名者共有十余位。曹光熙和曹光弼俩兄弟,哥哥光熙为监生,弟弟光弼为武举人,都为培植后人做出了贡献。

曹光熙在兴建曹氏民居之前,便已住在街头古镇,从龙母殿到下戏台两边的店屋都归属于曹氏。当时街头除了一些私塾,没有更正规的学校,因此曹家决定创办书院。

清道光三年(1823)秋,曹光熙带头捐白银近八千两,得到了族人的响应,共募得捐银数万两,为创办书院提供了财力上的支持。从此,街头镇有了第一所完整的书院,那就是“蓝洲书院”,书院建在古镇的南边,当时共设有校舍12间。镇上的数代孩子曾在蓝洲书院内念书识字,书院旁的路廊也曾为当地人遮风挡雨。

如今,蓝洲书院的原有建筑已被拆除,但当地人还能确定现街头小学就建在蓝洲书院的旧址上。熟知当地历史的人,看到街头小学就会想到当年的书院,也会想到曹家古民居内已经斑驳了的墙头,上书捷报:“……贵府曹名光熙创捐义学,乐善好施,捐白银八千两……”

这份当年官府送至曹宅的捷报,被郑重地贴在了旧宅堂前的墙上,后经岁月的洗礼,字迹只能依稀辨认,但曹氏先人崇文重教的品格,将永远垂范后世。

2024-07-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5295.html 1 3 曹氏民居:厅堂三连 光阴五百余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