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花插背后的中式美学

明龙泉窑青釉 露胎方形瓷花插

台传媒记者元 萌/文 杨 辉/摄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有云,“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四艺”之一,插花这门艺术,在现代人看来,也似乎不算陌生。

插花,自然离不开花器。这件明龙泉窑青釉露胎方形瓷花插,1996年7月底在温岭潘郎陶家埠西山村出土,现藏于温岭市博物馆。曾经的它,是文人案头赏玩的清供之物,诉说着幽栖闲居时的赏心乐事。透过方寸之间的造物,仿佛一秒进入明代文人的生活起居。

在龙泉窑青釉瓷器中,这件花插是相当特别的存在。

露胎釉工艺所形成的“撞色”,成就了这件瓷器的独特之处。与一般的青瓷不同,花插四周镂空的图案没有施釉,而是直接露出了胎体。由于胎体中含有一定比例的紫金土,烧成后呈现出明显的火石红。

瓷器不施釉或挂釉不到底的部分烧制后便会露出胎骨,露出面积较大,称为“露胎”,露出面积较小,则称为“缩釉”。

露胎釉工艺,从元代开始流行。在学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中,露胎起初是叠烧时无意间形成的,而后才成为一种装饰。窑工将器物的内底中心和底足部分都除去釉,露出胎体,并用垫饼支撑,一个叠一个装窑烧成,这样的垫烧方式大大提高了青瓷的产量,不足之处就是会导致器物局部未上釉的情况出现。

未上釉部分,烧成后呈朱红色,与器物表面温润的青釉对比强烈,相映生辉。长期以来,龙泉青瓷以纯净的青釉为佳品,釉面出现缩釉露胎或铁点的瓷器均被视为瑕疵品。当年龙泉窑的窑工,无心插柳柳成荫,反而让这些“瑕疵”成了别具匠心的装饰。

细细端详这件花插,整器由器身和底座组成,通体相接,连座制式,高20.5厘米、口径8.5厘米、底径8.5厘米。其身外壁斜直,自上至下分三层。上层与底层镂空装饰缠枝花卉;中部以模印、刻划、镂雕等手法刻画荷花、莲叶、鹭鸶、水波纹饰,寓意“一路连科”;底座平沿外突,刻划回纹一周,下承八朵垂云纹,向外鼓起,与底足相接。

这件花插整体呈方形,这又是一个特别之处。瓷器行业中,素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这是从制作工艺难度上来说的。因为像常见的瓷碗、瓷杯、瓷盘、瓷罐等圆形瓷器,主要可以通过陶车拉坯来实现。而方形瓷器的制作过程相对繁琐,得一块一块做好之后拼接起来。

古时文人折花入器,有了花的装点,花插才仿佛有了灵魂。

汪曾祺曾在散文中写到一幅古画,画中的老者手捧一只花瓶,瓶里插着梅花,正要放到几案上,画中还题有一句“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幅古画便是典型的“清供图”。

“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最早为香花蔬果,后来发展为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一切可供案头赏玩的文雅物品。这件龙泉窑瓷花插,应视为文人案前的清供花插。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文人雅士,延续宋代岁朝清供的传统,尤其热衷于退隐造园、宴饮享乐、清供赏器之雅趣。从一花、一叶、一瓶之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插花,也成了一件正经事。明代文人无论是对于花材还是花器的选择,都很讲究。明代金润《瓶花谱》单列“品瓶”一节,认为花器“儒雅尚清素,故磁者为佳,择其模范古拙者方可用”。张谦德《瓶花谱》中,“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可见当时瓷器成了花器的首选。

文人插花,也追求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他们追求素朴、雅致、自然之意境,除了花与花器,天然几案、藤床、笔砚等均是不可或缺的物件。

明代文人尚雅,在袁宏道的《瓶史·清赏》中也可见一斑。“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在他眼中品茶赏花最为风雅,而赏花时饮酒是一种忌讳。他也在书中写道,插花品赏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应当由爱花之人亲自完成,“取花如友”,便是如此。

这件花插,为何会流转到温岭,如今具体细节已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它是一件产自明代龙泉窑的文物。

明初,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并驾齐驱,是当时全国制瓷业的两大中心,其中龙泉官窑归处州府管辖。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制样,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明正统七年(1442),浙江爆发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龙泉窑毗邻农民起义军的控制区域,于正统十三年(1448)遭农民起义军攻破,损失惨重。窑场遭到焚毁,当地窑工为躲避战火,逃往未受战乱影响的江西景德镇,也将龙泉窑的生产工艺带到了景德镇窑。此后,龙泉窑渐渐走向沉寂。

《龙泉县志》中,对龙泉窑瓷器虽有“化治以后,质粗色恶”的记载,但当时龙泉窑瓷器的外销需求依旧旺盛。

学者沈岳明在《从“龙泉天下”到“天下龙泉”》一文中指出,元代中晚期到明代早期的龙泉窑,在中国外销瓷中已经形成了“龙泉天下”的总体流布格局。他认为,“从伊斯兰地区对龙泉瓷器的模仿、14至15世纪东南亚地区仿龙泉的窑场和产品、17世纪日本有田瓷器对龙泉窑的模仿等现象来看,当时形成了‘天下龙泉’的大势,龙泉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大影响”。

明代由于实行海禁政策,龙泉窑瓷器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除了少量的朝贡贸易,不允许中外商人随便进行贸易。从窑址调查的情况看,明代只有130处左右窑场还在继续生产,特别是明中期以后,核心生产区也从龙泉大窑转移到了庆元竹口一带。

因此,当时龙泉窑也从产品输出转向了技术输出。以东南亚一带的越南、泰国为例,除了龙泉青瓷外,当地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仿烧龙泉青瓷,其产品从造型到装烧工艺,甚至包括细节处理,都与龙泉青瓷别无二致。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在龙泉大窑枫洞岩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明代青瓷精品,颠覆了此前学界“龙泉窑到明代已经衰落”的观点。如今,岁月不改其华的龙泉青瓷,向后人讲述着它优雅的“前世”。

(参考文献:《从“龙泉天下”到“天下龙泉”》/沈岳明、《传统龙泉青瓷露胎装饰研究》/周莉、《中国插花简史》/孙可 李响)

2024-07-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5298.html 1 3 一件花插背后的中式美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