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独灼

黄保才

看过赵振华的水彩画,想着要采访他,起意在几年前,这个暑假才遂愿。

他的工作室在临海一处住宅小区,绿树婆娑,浓荫蔽日。室内没有装修,未安空调,朴素得一如其人。他中等个头,理着平头,面色和臂膊都黝黑,除了一副黑边秀琅架眼镜,以及不紧不慢的吐谈,活脱脱是个正从田间地头返工的农民。但满屋子摆放的画作,有自创的,也有学生的,显示着他是个画家和一名教师。

画家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赵振华凭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和执着一念的追求,均做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卓有成就。

他在水彩画的领地,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锐意创新,创作了别具“赵氏风格”的《鱼系列》、《田园山水系列》、《荷风微摆系列》、《草语弥香系列》和《四季海歌》等大量作品。这些优秀画作,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原主任黄铁山的话评价:“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水墨画水墨淋漓、晶莹剔透、滋润酣畅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光影变化以及当代艺术形式构成的特点;既借鉴表现主义笔触的放纵恣肆,又渗透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形成了气韵生动、中西融合、独辟蹊径、自创一格的画风。”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的背后,是赵振华的艺术天赋和兴趣,以及对攀登艺术高峰的不懈追求。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朴实无华,本色依然,在台州这片山海文化气息浓厚的土地养育下,始终怀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土地的深情、对艺术的执着。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实践,在意象性绘画的探索上实现了创造性突破。这是赵振华对于中国画坛和当今时代弥足可贵的艺术贡献。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每一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画作,在欣赏者看来,多多少少都承载“文以载道”的功能,因为这些画蕴含着作者对天地人的观照,对自然和社会的洞察,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除了娴熟的作画技法营造出艺术的美感,优秀的画作还会传递出富有时代感的思想性和情感性。这个时候,通过细细品味,观者与作者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意蕴深长的无声对话。和书法、雕塑、建筑等艺术品一样,绘画佳作的文化传承,是作者与观者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看赵振华的画,我油然而生一种别样的感觉,当然是他画得别致,独标一格,与众不同。他有意规避甚至摈弃水彩画本身具有的五颜六色、丰富多彩,而取灰青为主色调。这在我看来分明是一种冒险之举,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但创新就是一种尝试、一种冒险,赵振华凭借深厚的油画功力,拿起油画笔,蘸着水粉颜料画出自己独特韵味的作品,并形成统一风格,备受业界肯定和尊崇,数十次的国家级、省级展呈、获奖就是明证。他的“剑走偏锋”,突破传统模式,无疑为当代中国水彩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赵振华的创作涉猎广泛,取材多样,却独出机杼,不落俗套。他的画,总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有浓重的心灵震撼力。因为他画的大多既不是纯写实的具象之物,亦非不可捉摸的抽象事物,而是亦真亦幻的意象。当绘画摆脱了可视外观形象的束缚以后,它那明澈流畅的材料特征在画家笔下获得了更自由的发挥。我尤其喜欢他的《鱼系列》、《荷风微摆系列》和《草语弥香系列》作品,那种清新、透明、湿润、流畅的水彩画艺术效果跃然纸上,同时又不失浑厚、粗犷、劲拔的意境。这些画无不传递出深沉的生命意义拷问。

赵振华是一个思想深邃的画家。他自谦读书不够多,但美术课上信手拈来,讲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讲尼采、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加缪……足见他对西方哲学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思考。这无形中使得他的画画得“深”,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耐人寻味,芳华独灼,隽永绵长。

“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齐白石说的这句话,足可映照赵振华的艺术生涯况味。他醉心画艺,专注事业,生活上甘于淡泊,耐得寂寞,艺术上钻研精进,厚积薄发。他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抱朴守拙,行稳致远,洒脱而豪迈。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和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他长期以来忙于美术教学和事务性工作,育人不胜数,桃李满天下。他秉持“艺术要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泛深入的实践中汲取艺术滋养,同时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能艺术之美。

2024-07-2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6297.html 1 3 芳华独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