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王媛媛
“大家注意看这块绣片,小猫和蝴蝶在牡丹花下玩耍嬉戏,取谐音‘耄耋富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8月24日上午,椒江区前所街道“圆山里·好伙瓣”共富工坊首期非遗刺绣公益课堂在绣都文化园内开课。
“圆山里·好伙瓣”共富工坊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依托圆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配套打造展示空间、培训学院、直播平台等共富共享场所,链接周边政村企资源,通过党建联建、供需对接、技能帮带等方式,吸纳区域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增技增收,实现“工坊设在家门口,挣钱顾家两不误”。
技术赋能 拓宽增收渠道
“刺绣针法有很多,创作者可以根据想表现的实物或者意境,自由选择针法。”在当天的刺绣公益课上,台州市绣都服饰有限公司法人卢钇宏为大家讲授刺绣技法。
在很多人看来,刺绣是个门槛极高的手艺活,往往还没尝试就打了退堂鼓。“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刺绣,从动手中找到自信,我运用不织布结合彩铅手绘创作,再通过刺绣针法为作品增色,从而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卢钇宏说,现在公司有大批订单,无奈绣娘短缺,“加紧培养一批优秀绣娘迫在眉睫。”
前所街道相关负责人在调研中了解到,辖区内低收入群众、老年人和灵活就业人员有较强的“家门口就业”需求。如果能将这部分人群培训上岗,既能解企业“用工难”的燃眉之急,也能让群众增收。
共富工坊负责人崔贞贞告诉记者,他们在工坊内开设非遗刺绣公益课堂,招募辖区在家妇女、低收入群体等参加培训,培训优秀的课堂学员能向“刺绣推介师”转变,到“青年夜校”“文化特派”等项目上担任导师,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下个月,刺绣课程将在椒江青年夜校上线,课程时长6节课。“收到学费的80%将会发给‘刺绣推介师’。这样,群众又多了一个收入渠道。”崔贞贞说。
定向招工 串联共富纽带
“前所街道是一个典型的城市郊区,具有独特的‘产城融合’特征。”崔贞贞介绍,圆山社区位于前所街道腹地,辖区内有蓝湾华庭、台电新村两个小区,辖区内小微企业、中老年人、流动人口多,在工坊内开设“零工市场”,能有效畅通用人供需渠道。
所谓“零工市场”,就是在共富工坊内的公告栏处展出招工、求职等信息,以街道、社区公众号等为媒介将信息内容通过微信群进行共享。工坊工作人员则通过电话等形式,链接用工企业和应聘者,精准满足用工需求,让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资源流动起来。
与此同时,工坊还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长等作用,收集信息,给辖区居民的特长、属性贴上一系列标签,描绘出一名应聘人员的“全貌”,为企业和求职人员对接提供便捷。从共富工坊成立至今,辖区台州绣都服饰、台州椒江富罗拉制衣等企业通过共富工坊平台,招聘到“绣娘”、缝纫工、普工等200余人。
“为了帮助无法到企业上班的人增加收入,我们积极链接周边多家企业建立‘来料加工点’,推出‘总工坊+6个卫星工坊+N个家庭微工坊’模式,达到零星灵活发展,提供来料加工技能培训、设备提供、原料供应、加工场地、成品回收一条龙就业服务。”崔贞贞说。
通过企业出单、工坊接单、居民做单等实现良性循环,该共富工坊累计吸引劳动力200余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至7万元不等,以“小工坊”托起家门口的“共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