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彭 洁/文 杨 辉/摄
唐乾宁四年(897),唐昭宗李晔为犒赏钱镠平定董昌叛乱,赐其铁券一枚。铁券,形如瓦,“质如绿玉,不类普通之铁”,是一块“免死牌”——上有三百三十三字唐昭宗的诏书铭文,明确昭示:免除钱镠本人九次死罪,子孙三次死罪。若触犯国家法律,有关官员也不得过问。铭文每字均“镂金其上”,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金书铁券。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铁券实物,钱镠金书铁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复制品收藏于临海市博物馆。在它历经的一千多年沧桑中,有764年是在台州度过的。
一
说起钱镠,最先想到的是两句流传颇广的浪漫情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是当时已经成为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开国君主的钱镠写给吴王妃的。
吴王妃要侍奉双亲,每年岁末都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来年开春再回来。这一年春天,临安已是花开繁茂、草长莺飞,想到吴王妃回娘家已经好些时日,钱镠心中思念,便送了书信一封,其中写有这两句诗。不知吴王妃看到是何心情,在清代学者王士祯眼里,堪称绝妙,直言“二句艳称千古”。诚然,能写出这两句诗的人,即便再强悍豪迈,内心也一定充满柔情。
来简单介绍一下钱镠。
钱镠(852—932),唐末临安人。他家境贫寒,自幼学武,青年参军,勇猛异常,“一剑霜寒十四州”平定了两浙;55岁时建立吴越国,定都杭州;80岁寿终正寝,葬于临安。
钱镠戎马半生,先后败王郢,破黄巢,平刘汉宏,擒董昌,战功赫赫。而被赐铁券,主要是因为“擒董昌”。
唐末藩镇割据,天下大乱。“钱镠本来是董昌麾下的一员骁将,董昌僭称尊号,封他为两浙都将,而钱镠并没有接受董昌的‘伪命’,反戈一击,擒董以献朝廷”。
唐昭宗非常高兴,想把钱镠当作一个“听从朝廷指挥的藩镇势力”树立榜样,于是,乾宁四年(897)八月,赐他金书铁券。铁券之上的金字诏文,写了唐昭宗赐给钱镠的爵衔、官职、邑地,以及褒奖他平定董昌的事迹。文末还写道:“锡其金板,申以誓词: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维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维钦哉。”
但没过多久,公元907年,唐朝就彻底灭亡了。同年,55岁的钱镠建国吴越,定都杭州,金书铁券也被供于祖庙之中。
二
金书铁券又是如何到台州的呢?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钱镠之孙钱俶向宋纳土称臣,诏于开封居住,但铁券仍留在杭州钱氏祖庙。宋淳化元年(990),宋太宗命杭州守臣将铁券送到汴京,太宗观赏后将其赐还给钱俶之子钱惟濬,惟濬死后交钱惟演,铁券遂收藏于京师昭化坊赐第。钱惟演死后,铁券交由其仲子钱晦保管,继而又转给惟演之孙钱景臻保管。”
钱景臻的另一个身份,是秦鲁国大长公主(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的丈夫。北宋末年,金兵入寇,秦鲁国大长公主与儿子钱忱等人一同迁往南方。南宋绍兴元年(1131),距离北宋国都汴京失陷过去4年,他们来到台州临海。
逃难这一路颠沛流离,公主一行无法携带太多行李,但这枚唐昭宗赐钱镠金书铁券,却一直放在她随身的行囊中。
那时,大长公主已经七十多岁了。宋高宗赵构对这位曾祖姑母很是敬重,在临海城东北赐她“美德坊”牌匾,并赐府邸一座。她的儿子钱忱后来官至少师,被封荣国公。金书铁券也就这样随着钱氏家族来到台州,“这以后一百多年,钱镠铁券就在临海钱氏中递承,平安无事”。
南宋德祐二年(1276),蒙古大军南下,临安陷落,当元军将至台州时,钱氏后裔携金书铁券逃难,兵荒马乱之中,铁券不慎丢失,不见踪迹,这一丢就是五十五年。
直到元至顺二年(1331),有个渔夫在黄岩泽库(今温岭泽国)撒网打鱼,捞得一个黑乎乎的铁块似的东西,也不知是什么,就随意丢在了角落。渔夫的邻居是个读了些书的老学究,见铁块上有字,虽说不清价值,还是按铁的价钱买了下来。这事传到了当时的钱氏十四世孙钱世珪耳朵里,他连忙花了十斛谷子、也就是五十斗米换回了铁券。可惜因在水中浸泡太久,嵌在铁券后半段的金字大多剥落。
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兜兜转转,这枚金书铁券又回到了钱氏族人手中。
三
金书铁券再一次高调亮相,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
那年八月,朱元璋为了仿效古代帝皇表彰开国功臣的殊勋,对他们“赐以铁券,以申河山带砺之誓”,命礼部官员拟订铁券的形制规模。但谁都没见过铁券的真实样子,束手无策之际,在元朝做过礼部尚书的翰林学士危素上奏说,唐昭宗曾经给钱镠赐过铁券,其子孙现多住在台州,第十五世孙钱尚德在元朝时做过青田教谕,听说这件宝物现在就藏在他的家里。朱元璋立即下旨,叫钱尚德将铁券送至京师。
钱尚德不敢怠慢,立即把金书铁券和钱氏五王画像一起送赴京城。看到铁券后,朱元璋大为赞赏,命礼部仿照它的样式用木头雕了一个模板后,便将铁券并五王像交还钱氏带回临海。此番铁券进京,吸引了无数目光,各路官员争相吟咏,文坛领袖宋濂特地写了一篇诗序纪念此事。
“明清易代的时候,台州兵燹不断,为了确保铁券的安全,钱氏第二十五世孙钱珍负椟避之深山。康熙间又转藏于第二十七世孙钱日耀家。”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想看看这件宝物,便下旨调阅铁券。于是,原刑部尚书钱陈群与台州钱氏后裔钱选一同把铁券送到常州,呈乾隆把玩。乾隆很高兴,还写了一首《观钱镠铁券作歌》:“表忠观永祀钱塘,铁券却在台州藏。久闻其名未睹物,秋卿同族今呈将。铸铁如瓦勒金字,乾宁岁月犹存唐……”他命人将这首诗刻在一只木匣上,作为装金书铁券的容器,赐给了钱氏后人。
四
此后,“铁券转藏到临海东门外五十里的白石山下一个叫里外钱的小村子里(今临海大田街道岭外村),由钱文川家保管。以后里外钱的钱氏子孙又专门造了三间小楼,藏铁券于楼内,由族人轮流看守。”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入台州时,钱氏子孙怕铁券丢失,便把它沉放在水井中,待捞出来,金字脱落得愈发严重。村中更有一些无知妇人,“以为铁券上的黄金可以治疗小孩受惊之类的疾病,便将这祖上‘神物’当作灵验的‘药物’,你挖一点,我挖一点,金字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个。”
钱氏族人一直派人看守钱氏宗祠。但在光绪三十年(1904),收藏在宗祠里的铁券还是被窃走了。不久以后,金书铁券在嵊县出售,被当任嵊县县令徐印士购得。这事被钱氏三十二世孙钱文选获知,他与嵊县长乐乡一大批钱氏族人,向徐印士据理力争,最终原价赎回铁券,一起赎回的还有乾隆赐予的木匣。“赎回之日,长乐乡钱氏族人连演十天戏,以示庆贺。由此,金书铁券也从临海钱氏转藏于嵊县长乐钱氏”。
抗战全面爆发后,长乐乡被日军占领,钱氏族人为了防止金书铁券再次遗失,将其涂油封蜡,严密保封,藏于族人钱赓麟家的深井中。这口井水清见底,钱赓麟夫妇便每天往井里面倒污泥,将水搅浑……就这样,金书铁券在井里存放了七年。
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钱赓麟才从井中捞出铁券,剥开一看,保存完好。1951年,铁券由钱氏族人从钱家祠堂取出,移交给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9年,金书铁券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2000年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扩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乾隆御赐的木匣,则在1957年由临海大田钱氏族人交给临海文管组保管,现收藏于临海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钱镠铁券千年播迁记》/钱听涛、《钱氏铁券话沧桑》/徐三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