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通讯员赵寅格 任启翔
倪某与郭某原是好友。倪某因经商需要资金周转,自2013年9月起向郭某借款,金额总计4万元,约定按月利率1.5%付息,倪某还让其亲戚钱某对其中的2万元借款提供担保。本以为倪某只是短期借款,谁知一借竟是十多年。碍于朋友情面,郭某也是十年未催促倪某还款。
近年来,郭某经济上也开始出现困难,虽多次催促倪某,却始终拿不到还款。后经当地人民调解组织协调,郭某、倪某、钱某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倪某分期返还郭某借款本息6万元,钱某对其中借款本金2万元承担连带责任。椒江法院出具民事裁定书确认了协议效力。此后,倪某、钱某均未按约定履行协议。郭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和郭某是老朋友了,实在是资金周转不开,要不我先还1万元,后面保证按期支付,您让他再相信我一次。”倪某刚收到执行材料就主动来到法院,交了1万元执行款。见他言辞恳切,郭某同意倪某按之前约定分期履行。
然而,郭某的信任终究还是“错付”,倪某又玩起“拖”字诀,甚至开始有意躲避执行。无奈之下,执行干警只得上门找人。根据郭某提供的线索,倪某平时早出晚归,不容易遇到。故在某日天色微明之际,执行干警一行人来到倪某居住处,刚准备开展执行,凑巧遇到在家门口洗漱的倪某父亲。得知儿子欠债十多年,还被申请强制执行的前因后果,倪某父亲不由面红耳赤,气愤难当。
“法官,我们一家在村里从来都是本本分分,没想到这小子干了这样的事,你放心,他不敢不还钱!”年近四十的倪某,面对父亲的教训,不得不俯首帖耳。倪某父亲还千叮万嘱,要倪某做言而有信的人。
“郭某一直把你当朋友,十年没跟你催债,要不是现在经济困难、生活窘迫,他也许都不会向你催讨,你要是真的顾念往日朋友之义,就不应该让郭某再失望了。”倪某被传唤到法院后,执行干警又对其进行了一番劝导。
经历了父亲的教训与执行干警的劝导,倪某终于认识到郭某对他的珍贵情谊,也为自己的自私感到后悔,当即将剩余欠款5万元及诉讼费用筹集到位,全部履行完毕。
时隔多年,郭某没想到能在申请执行后的半个月内拿到全部执行款,欣喜之余,他将一面锦旗送到执行干警手中,以表达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肯定和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