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通讯员张鲜红
“小怡,你今天的表演真棒,阿姨都给你录下来了……”日前,在温岭市太平街道卖鱼桥社区,情景剧《彩虹色的花》表演结束后,小怡迫不及待地跑下台询问,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小怡是太平街道残疾人之家的一名智障者,30多岁的她心智犹如四五岁孩童。在小怡的心中,社区工作人员就是陪她玩、给她送好吃的哥哥姐姐。这次情景剧表演,小怡表现非常好,不仅完美地演好角色,还主动指点同伴。
在卖鱼桥社区,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太平街道残疾人之家,年龄在三四十岁,智力却停留在四五岁甚至更小。社区工作人员就是他们的代理家长,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疼,有好玩的、好吃的,最先想到他们。
巴黎残奥会举行期间,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社区不仅为他们组织趣味运动会,还花了两周时间带领他们精心编排了情景剧《彩虹色的花》。看到台上“孩子”们自信的表演,工作人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卖鱼桥社区党委书记金浙瑜感慨:“别看情景剧情节简单,他们能演成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太平街道残疾人之家成立于2018年,现有智障者16人。从系鞋带、穿衣服到洗衣服,这些对常人而言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技能,对他们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为了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启动了“融爱暖心”和“筑爱助残”关爱项目。社区工作人员像教幼儿园小朋友一样,一点点教他们穿衣服、穿鞋子、洗脸、刷牙、简单做饭等生活技能。此外,社区还经常带领他们走出去,去菜市场、超市学习买菜购物,去医院学习就医流程,到周边旅游景点短途旅行,让他们广泛地接触社会,全方位助力他们成长。
经过6年多的努力,“孩子”们进步非常明显。刚到残疾人之家时,芳芳衣服不会穿,鞋带散了不会系。如今,芳芳的生活基本能自理,还学会了包饺子、炒菜、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同伴眼里,尘尘是他们的“明星”,唱歌、绘画、主持样样会。但5年前尘尘刚来时,是个连话都不敢讲的内向“孩子”。她的妈妈徐女士感激地说:“这些年多亏了社区的‘家长’,孩子进步很大,也大大减轻了我们家庭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