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项瑶莹
黄岩的秀岭村是个不折不扣的“桂花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桂花树。桂花的品种也很多,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一到桂花季,整个村里就氤氲在桂花的浓香中。
曾经,靠卖桂花苗木,村民增收可观,大家种植积极性高涨,一度让村里栽种面积达到全镇的近一半。而今,在全国苗木数量饱和的大背景下,桂花产业迎来了转型阵痛期,盈利不再,部分村民选择砍掉桂花树,栽种其他经济作物,接下来,村里的“桂花”致富之路,又会怎么走呢?
近日,在黄岩秀岭桂花果苗专业合作社,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围着几株桂花树苗,观察、测量、记录、撷取样本。“这是我培育的桂花新品种,已经有五年时间,现在正等待验收。”社长李正连说。
李正连是村里种桂花“第一人”,行情最好的2009年前后,苗木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如今,市场行情低迷,他仍旧承包了近200亩土地种植桂花。
“人家都不做了,我更要去做。”李正连对于种桂花,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执着。10月11日,2024年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召开,李正连作为理事参加。今年大会的主题为“桂花产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正好契合李正连近年来一直存在的转型想法,“现在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卖苗木,必须要转型。”
跳出单一的苗木种植出售,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延伸,将桂花加工成多种产品,将基地打造成科普基地、休闲观光景点,这是该合作社正在谋划的事项,李正连称之为“桂花+”项目,包括“桂花+文旅”“桂花+盆景”“桂花+特色产品”等。
桂花产业的转型之路,台州市凌冠食品有限公司有了先一步的探索。公司负责人陈玲平出生于秀岭村,从小闻着桂花香长大的她,对于桂花有着特殊的情感。“桂花是个好东西,但花期短暂,我就想用食物来留住这份美好。”陈玲平说,经营公司以来,桂花糕作为季节限定,是每年都会推出的产品。去年,她亲自研发小罐茶酥,将金桂融入馅料中,今年该产品甫一上市就卖出一万多份,现在公司五六款桂花系列产品稳定供货给全国100多家烘焙店,接下来,她计划出去学习,研发更多桂花类糕点。
在陈玲平看来,桂花产品的研发难度系数并不高,而且又有秀岭村这样的供货大后方,这条赛道是可以走通的。
“今年我采购了2000多斤桂花,以后这个量还会增加。”陈玲平介绍,今年湿桂花的收购价,每斤6元到10元不等,干桂花的收购价,每斤70元到120元不等。
卖桂花,每年都能让秀岭村的村民获得一笔额外收入。“像我们家今年卖桂花,也赚了三四千。”黄岩院桥镇秀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智明表示,现在村民栽种桂花不似先前那样户均几百上千棵,但多少也有保留几十棵,一到桂花季,全村晾晒桂花,场面很壮观。
李正连作为大户,今年采收了15000斤桂花。“基本上都被本地客商提前预订了,我喊了四五十个村民,三天时间采收完成。”李正连告诉记者,现在桂花的市场行情向好,他准备购置烘干机,一方面可以提高桂花的收购价,另一方面用于合作社的产品研发,目前,社里自酿的桂花酒在“朋友圈”反响良好,就等走上市场化之路。
作为村里的共富带头人,今年67岁的李正连,始终保持着一颗创业的心,他密切关注全国桂花产业新动态,寻找“桂花村”发展最优解,希望“闯”出一条共富之路。
“秀岭村产业基础扎实,桂花种类多、品种好,是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基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促成科普基地建设,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与科学知识,提升村民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意识,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还将着力打造共富工坊,旨在促进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黄岩区院桥镇农业副镇长何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