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李寒阳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第三批乡村博物馆名单,位于椒江区海门街道的台州绣衣博物馆榜上有名。
该博物馆坐落于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内部,由公司董事长吴宏亮投资建设,拥有藏品千余件,相关文史资料上万件。其中不乏原台州绣衣厂老艺人应大玉设计制作的中国第一件全雕绣绣衣等具有历史意义的绣衣作品,这些藏品充分展示了台州刺绣的精湛技艺和珍稀佳作。
“公司主营高档刺绣内衣行业,出口业务占比超过95%。每当外国客户来访,博物馆都是我接待他们的首选之地。”吴宏亮表示,他希望通过博物馆展示海门民间刺绣的独特魅力和公司的企业文化。
台州刺绣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末椒江海门,因采用雕镂和刺绣相结合的制作工艺,故又称“海门雕平绣”。经过一代代绣花女工近百年的创造和传承,台州刺绣从原来的刁、包、绕发展到抽、拉、镶、贴等200多种针法。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观摩的场所,更是我们展现实力的一环。”吴宏亮补充道,“许多‘海门雕平绣’的原始工艺技法经过改良和升级后,被应用到了现在的产品中,成为了我们独特的产品竞争力。”自2015年博物馆建成后,公司的销售渠道逐渐拓宽,销售额连续多年实现翻番。
在台州芸芝绣衣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碌地赶制明年秋冬季的新品。从排版、制版、裁剪到车缝、后道及检验,每一个环节都经过认真处理和反复检查。但凡面料上有一点点瑕疵,如极小的印子,都会被淘汰。
“我们已经与绣衣领域的几个国际顶尖品牌合作多年,订单都是提前对接的。”吴宏亮始终坚持“专注中高端产品,进军中高端市场”的明确定位,以品质赢得市场。
谈及行业未来,吴宏亮深知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面对行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他毅然承担起社会责任,计划邀请资深刺绣大师亲自授课,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让台州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薪火相传。
同时,他还将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路径,尝试“手绣+机绣”的全新模式,旨在让刺绣产品更加多元化,既能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也能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让台州刺绣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即便是绣衣这样的传统手艺,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自动化和标准化。”吴宏亮表示,“我们利用设备和编程技术,将传统技法融入流水线生产,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工艺的精度。”上一单百万元业务就是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的,产品品质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在文化的传承中谋求产业发展,椒江海门街道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对传统技艺最大的礼敬就是活态传承、发扬光大,作为起源地,我们将不遗余力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走进、了解、爱上台州绣衣。同时,作为辖区内企业,街道也将竭尽全力为企业在提能升级、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服务,政企携手一起‘绣’出新未来。”椒江海门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前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