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医疗提质扩容增福祉新路径

市一医:护佑生命有一套“特色疗法”

台传媒记者陈 赛

“庆幸能遇到这么好的团队,有责任心、有担当,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日前,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吴剑,收到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手写感谢信,信中言语真挚。

84岁的陈阿婆因腰腿疼痛,这些年一直进行针灸治疗,但收效甚微,无法下地走路,逐渐发展到双下肢完全瘫痪。

吴剑接诊后,发现患者腰椎椎管内长了巨大肿瘤。因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手术难度和风险大。于是,他组织多学科会诊(MDT),争分夺秒研究协调方案,最终手术成功。陈阿婆如今能独立行走了。

这些年来,该院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打破常规改革路径,探索医疗提质扩容增福祉新路径,以种种实践为“生命至上”拓展更宽思路,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高质量“护佑”生命“特色疗法”。

党建引领,蹚出发展新路径

“现在我的腿基本没啥问题了,多亏了你们。”今年94岁的应阿公,家住黄岩北洋镇,几年前因左腿骨折做了手术,但术后未及时取下钢板,且未进行科学护理,患上了慢性骨髓炎,伤口常年流脓流血。

去年,市一医急诊支部在北洋镇进行入户走访时,发现了应阿公这一情况。于是,支部成员主动轮流定期上门帮助阿公换药,从一周两次,到一月一次,一年多来,未曾中断。

2020年6月,急诊党支部与北洋镇政府结对共建“党建医管家”项目工作站,以25名支部党员结对全镇225户低收入农户,每户建立联系卡,以上门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生病住院主动对接等方式,帮助当地弱势群体解决看病就医难题。如今,这支“医管家”队伍从最开始全支部25名党员,逐步发展为整个急诊团队共同参与。

“我们医疗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老百姓的评价高不高。”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牟雄能说。作为台州市重点学科、台州市急救培训基地,2017年起,急诊支部发挥起支部强有力的堡垒作用,对全市医护人员、基层卫健人员、公安消防人员等开展各类急救技能公益培训,为台州城乡建立全生命链的急救互救保障网络不断努力着。

“这里发生车祸,伤员需要抢救!”在市一医,有个“医警联动共建微信群”,群里一旦发出急救信息,医院相关专科团队成员就会迅速到抢救室集合,真正做到“医生等病人”。同时,通过对患者电子信息建档,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就实现“上车即入院”的目标。

2020年6月,市一医神经外科党支部联合麻醉手术室党支部结对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二大队第一党支部,共建“医警携手畅通生命通道,打造交通事故黄金救治圈”项目,实现交通事故信息共享联动救援工作机制,构建急救指挥调度、现场救援、转运伤员到救治“绿色通道”一条龙,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

该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东升介绍,为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医院努力在做好“党建+”文章上下功夫,打造出了“党建医管家”“云急救”“医警联动,红色加速”等一大批实效性强、辨识度高的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与互促发展的同时,也让健康服务更显温度。

向上而强,医疗水平“提起来”

苦练内功,做好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是医院的立身之本。

近日,市一医普外科肝胆胰团队成功为一位90岁高龄患者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两周,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回家。

“这类手术对技术要求很高,我们的团队按照规范,建立了该技术的标准化流程,使得如此高龄的患者接受如此重大手术也能够安全顺利康复。”该院普外科主任慕宁表示。

近年来,市一医不断推进重点学科品牌建设,努力在治大病、救急危重症上寻求新的突破。

如今,该院已拥有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急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卒中中心、急诊创伤中心、胸痛中心五大中心,浙江省临床重点专科1个,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3个,各学科对疾病的诊治和临床研究均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医疗影响力辐射台州周边乃至全省。

“15年的血管终于被打通了,徐大夫把我老头子的命救回来了。”前段时间,71岁的彭玉和老伴给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徐程华送来了锦旗。

彭玉长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15年来多次经历脑血管事件,包括脑梗死和频繁的头晕发作。9月,他因为“脑梗死”又一次入院。经过检查后,徐程华决定对其进行“基底动脉闭塞开通术”以恢复血流。

基底动脉是大脑后循环的主要血供来源,闭塞了15年的部位血管硬化严重,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同时,彭玉的血管走行复杂,存在迂曲,这也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

“这些年我一直找徐大夫看病,每次不舒服我就给他打电话,他从来没有不耐烦。”彭玉说。

在徐程华及其团队的精准操作下,手术顺利进行,基底动脉成功开通,血流恢复,脑部后循环供血得到了显著改善。如今,彭玉的恢复情况非常好,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多年来,市一医重视高水平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鼓励院内骨干人才外出进修,引入全新的诊疗理念和治疗技术,为台州及周边广大居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高质量的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全院在职职工1982人,其中高级职称362人,博士17人、硕士研究生272人。

筑强“医靠”,优质资源“沉下去”

为打通医疗“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市一医以医联体为载体,以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为目标,发挥起“三甲医院”的资源优势、技术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大手牵小手”“一院一策”等方式,帮助成员单位“强筋健骨”,提升区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2013年,市一医派出“医护团”进驻院桥中心卫生院,设立住院分部。“我们派驻1名业务副院长、1名病区主任、1名总护士长,组成3人核心小组。”王东升介绍,“由核心小组牵头联动全院资源,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带领分部共同发展。”

几年的不断坚持,市一医以院桥中心卫生院为合作模板,复制并不断总结完善,已结出累累硕果:2019年,市一医医联体正式成立,设立5家住院分部,开设7家联合门诊;2024年,市一医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立,统筹黄岩19家基层医疗机构,开通双向转诊通道,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的分级诊疗服务,推动优质医疗扩容和均衡布局。

前两天,院桥的尤先生收到从市一医寄出的药。“我上周去市一医看病,检查报告要隔天才出,当天就没开药。”尤先生说,“因为距离远,来回跑又很不方便,所以报告出来后,我就直接通过网上看诊找医生复诊开药了,没想到医生开药后还能直接邮寄过来,省时省力。”

为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市一医致力打造“无围墙医院”,不断深化智慧医院建设。据了解,市一医与省市县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已实现患者就诊信息、处方信息、检验检查信息、住院信息等全链条健康信息的相互共享和调阅。该院还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以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评审,成功迈入高级别医疗机构行列,为推动高水平医疗服务和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支撑。

“除了常规的挂号缴费、看报告外,患者还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进行图文、视频的随访复诊,医生也能在手机端直接看病开方。”该院信息中心副主任杜鹏说,“医生在分部坐诊时,还可以直接为有需要的患者开住院单、检查检验单等,患者来医院就可以直接办理住院、化验检查,更加便捷。”

2025-01-21 探索医疗提质扩容增福祉新路径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9980.html 1 3 市一医:护佑生命有一套“特色疗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