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葛星星
台传媒通讯员梁亦慰
变脸喷火、杂技顶缸、汉服巡游……这个春节假期,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在路桥十里长街轮番上演。非遗民俗与浓郁年味交织相融,千年老街化身“顶流”。截至2月3日,十里长街总客流量超100万人次,大年初一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21.9万人次。
非遗当“主角”
夜幕笼罩、华灯初上,十里长街中心广场上,新春大戏“禧乐长街 福地路桥”拉开帷幕。演出以酒商之子“阿福”为主线,展现了他从儿时到迟暮的四个故事。游客跟随着“阿福”的奋斗之路,在十里长街移步换景,感受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情。
沉浸式戏剧的精彩演绎,让游客张森看到了独具路桥特色的商贸精神。“第一次来这边,没想到能碰上这么精彩的非遗活动。一路走一路演,景美人更美。”张森欣喜地发现,戏剧演出还包含变脸喷火、舞狮表演、曼妙舞蹈等,以多元碰撞点缀欢乐新春。
“非遗范”不止于此。这个春节,一场以“十里百戏年味里 何以路桥醉江南”为主题的盛大年俗非遗盛宴在老街华彩绽放。以传统文化为亮点,活动精心安排了落花秀、花船演绎、舞龙演出、古彩戏法、板凳杂技等十余项非遗展演,并在中心广场设立从早到晚的演出时间、地点安排表,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观赏。
路桥青年小陈酷爱民俗演出,他“追”着行狮纳吉表演和汉服巡游,连续看了5天。“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很多外地游客拍的老街美景和演出,好评无数,大家都说节目太多了,来不及看。”十里长街的热闹“出圈”,让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小陈格外自豪。
春节“味”更浓
迈入十里长街,浓郁的新春氛围扑面而来。中心广场上以宋福为造型、高达8米的巨型福字花灯成了游客们最爱的“打卡点”。悬挂于古朴建筑之上的成片彩旗、灯笼、绸缎红花等,则彰显着寓意喜庆吉祥的中式美学。
年,就要热热闹闹地过!为此,十里长街上精心设置了多个体验区。福星桥下,乌篷船上,穿着国风服饰的一家人,悠闲体会着“古画奇书共一舟”的宋韵非遗;廿五间主题灯景区内,裁缝铺、打铁铺、药房等商铺独具特色,游客穿梭其中,领略着老街廿五间的昔日景象……
循着阵阵酒香,踏入路桥白曲酒酿造技艺展示馆的游客络绎不绝。路桥白曲以米糠、米粉为原料,加入60多味中草药,经过发酵而成。“得益于老街的旺盛人气,过年期间销量不错,很多外地游客都将它作为伴手礼带回家。”路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曲酒酿造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梁进邀请游客探寻非遗里的酒香,品尝药食同源、口味清甜的水果和花混合的发酵酒。来自山东的赵先生惊叹于路桥白曲里的独特酒文化,一口气购买了7瓶水果酒:“白曲酒传承了古法发酵方法,口味很好,便于存放,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假期里的长街深度游和年俗非遗盛宴,让集聚在老街的30多个本土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家非遗相关经营店铺赚足了人气。
在商家的叫卖声和游客的欢笑声中,“年味”在十里长街尽情流淌。